995健康提示:鼻咽癌的主要症状:不同程度的鼻出血、血涕或回缩性血涕,单侧传导性耳聋、低调耳鸣、或有闭塞感,不明原因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复视、头痛、单侧鼻塞、外展神经麻痹及视力下降。
鼻咽癌的主要症状:不同程度的鼻出血、血涕或回缩性血涕,单侧传导性耳聋、低调耳鸣、或有闭塞感,不明原因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复视、头痛、单侧鼻塞、外展神经麻痹及视力下降。鼻咽癌除了上述的症状,还有一些其它症状:鼻咽癌晚期可发生骨、肺、肝以及胸腔腔、纵儡、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转移,而出现相应部位的症状和体征。
有效诊断鼻咽癌,还需要对患者做理化检查:鼻咽镜检查典型病例可见:鼻咽顶或咽隐窝粘膜糜烂、溃疡、出血、坏死,或隆起,或呈菜花状突起等。血清IgA/VCA、IgA/EA和DNA酶测定可作为普查或辅助诊断方法。鼻窦X线平片或断层片有助于了解病变的范围及可能的骨侵犯。CT扫描有助于了解颅骨底部的受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而MRI检查有助于判断血管固定的情况及鉴别炎症与肿瘤。钳取鼻咽部肿瘤组织做病理检查及颈部淋巴结针吸涂片行细胞学检查,或切除病灶行病理检查,是本病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要注意鼻咽癌与其他一些病的鉴别诊断,鼻咽癌应与鼻咽部有相似症状和体征的疾病相鉴别。如鼻咽部结核,其特征为鼻咽顶部粘膜浅表糜烂,有肉芽样隆起,表面有分泌物覆盖,常伴有肺结核病史,除鼻塞流涕外,还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而鼻咽恶性淋巴瘤,好发于20一50岁,鼻咽部肿瘤巨大,可侵及口咽,或有颈淋巴结侵犯。此外,还需与鼻咽增生性结节、鼻咽腺样体、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咽梅毒等病相鉴别。由于这些病鼻咽部症状相似,故最终鉴别—般均需依靠病理活检。
中药治疗鼻咽癌的方法:由于鼻咽的解剖部位深在,邻近又有重要的血管、神经分布,淋巴结转移率高,因此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早期鼻咽癌以放射治疗为主,中医药辨证扶正治疗为辅,并兼治放射治疗的毒副反应;晚期或复发的病人在化疗或手术治疗时也应配合中医药扶正治疗;不能放化疗或手术治疗的晚期病人,以中医药辨证治疗为主,这时应标本兼治,或扶正为主兼以祛邪。
鼻咽癌的特点:鼻塞涕血,耳鸣耳聋,头痛眩晕;全身可见形体瘦弱,面色无华,或腰膝酸软,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滑;局部检查见鼻咽肿块隆起,色淡红,或血脉缠绕,颈部可触及硬实肿块。
中药治疗鼻咽癌的方法:调和营血,扶正祛邪。
中医治疗鼻咽癌常用的中药:调和营血可用桂枝,白芍,熟地黄,当归,牛膝,阿胶,何首乌,桑椹子,龙眼肉,旱莲草,女贞子等;健脾益气可用人参,党参,西洋参,山药等;补肾填精可用肉苁蓉,补骨脂,沙苑子,菟丝子,黄精,枸杞子等;滋肾潜阳可用龟甲,鳖甲,牡蛎等。
中药治疗鼻咽癌的基本处方: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2g,当归12g,川芎9g,熟地黄15g,陈皮6g,香附10g,红花10g,夏枯草15g,桔梗12g,昆布15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失眠、烦躁选加酸枣仁、五味子、珍珠母以养心潜阳安神;面色无华,头晕怕冷者,酌加黄芪、鸡血藤、淫羊藿、枸杞子、女贞子以调补阴阳气血;口干、舌绛者,加石斛、知母,酌减党参、白术、川芎、红花;耳鸣耳聋者,加菖蒲、远志以开窍醒神。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详情]
08年元月份因咽食有疼痛感,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晚期,手术不久后发现有转移现象,再次经放化疗治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