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有好处
- 编辑:
- 更新时间:2012年06月01日

- 喝葡萄酒有助于治疗肌萎缩
- 儿童预防股骨头坏死
-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
- 截瘫是怎么得的呢?
- 护士打针使得病人瘫痪
- Octapharma公司的II/III期复…
- 研究称维生素D可缓解多发性…
- 口服避孕药增加多发性硬化风险
- 英研究员发现他汀类药物或对…
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严重的脊髓损伤会引起下肢功能障碍,运动感觉丧失。专家说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有好处,那到底有怎样的好处呢?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常见的表现
神经源性膀胱障碍是脊髓损伤患者常见的表现,与控制排尿有关的中枢、周围神经结构功能障碍有关,也是一个严重问题。截瘫患者中的死亡病例中,多由于尿路感染、结石、肾盂积水引起的,所以,对此类并发症的护理须十分重视。
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由于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周围神经受到损害,患者会有大量的残余尿,甚至尿失禁,大便往往是很干结。患者本身痛苦,家人也是无能为力。专家指出,在治疗上应选择间接性导尿;残余尿量较多的患者,可以选择电针治疗的方法以减少残余尿。饮食上,神经性膀胱障碍的患者,平时应注意多食蔬菜水果,多吃粗纤维食物,防止大便干结。
患者多做康复训练,防止脊髓损伤并发症
脊髓损伤造成的高位截瘫患者可能会出现肺部感染,主要是由于人体有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两组肌肉,胸式呼吸由肋间神经支配的肋间肌管理,而腹式呼吸则来自膈肌的收缩。颈脊髓损伤后,肋间肌完全麻痹,因此伤者能否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腹式呼吸是否幸存。平时应注意关节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引起的肺部感染。
泌尿性感染也是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括约肌功能的丧失,患者因尿潴留而需长期留置导尿管,建议患者使用导尿管定期开放,避免膀胱肌萎缩,并教会患者在膀胱区按摩加压,排空尿液,训练成自主膀胱,争取早日拔去导尿管,教会患者遵循严格无菌操作法,自行定时插导尿管排尿。
截瘫病人早期必须长期卧床,皮肤知觉丧失,长时间的卧床,皮肤出现坏死,我们称之为褥疮。曹留拴说,建议患者2个小时翻一次身,日夜坚持,床褥平整柔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压疮带来的进一步的麻烦。
温馨提示:脊髓损伤截瘫患者一定要树立信心,在医生的指导下,多做上、下肢锻炼,练习轮椅、拐杖与床上之间的转移,练习由坐到站的训练;医师及家属在早期应安慰病人安心养病,鼓励病人战胜残疾的信心,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按摩各个关节,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变形,拍拍背部帮助患者排出呼吸道内分泌物。另外想了解更多截瘫的治疗方法及截瘫康复的知识,可以咨询我院在线专家。
- 上一篇:什么是截瘫?截瘫是怎样引起的?
- 下一篇:截瘫病人应怎样注意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