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瘫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 编辑:
- 更新时间:2014年06月26日

- 喝葡萄酒有助于治疗肌萎缩
- 儿童预防股骨头坏死
-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
- 截瘫是怎么得的呢?
- 护士打针使得病人瘫痪
- Octapharma公司的II/III期复…
- 研究称维生素D可缓解多发性…
- 口服避孕药增加多发性硬化风险
- 英研究员发现他汀类药物或对…
截瘫疾病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它对人体的危害性非常的大,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了解有关这种疾病的早期症状,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远离疾病的发生,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文章就是,关于截瘫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截瘫的症状
1、褥疮:又叫压迫性溃疡,是截瘫患者长期卧床或久坐而不变换体位的极难处理的并发症。早期可见皮肤局部出现红肿或水泡,以后变为紫红色并开始破溃。若不能及时治疗,甚者可深达骨骼。
2、感觉障碍:脊髓损伤后会因为白质内的神经束受损而出现触压觉、痛温觉等皮肤感觉的丧失。
3、二便失禁:截瘫患者,脊髓排尿中枢受损,人的尿意不能传入,大脑对排尿的控制信息不能传出,于是出现患者自己不感到有尿,而出现不择时间和地点的排尿。
4、肢体瘫痪:截瘫患者最大的痛苦就是肢体瘫痪,生活行动十分不便。判断瘫痪程度主要看肌力,肌力大小可分0到5级。
0级:完全瘫痪,患者肢体不能进行一点肢体运动;Ⅰ级:仅见肌肉轻微收缩,但不能牵动关节、肢体运动;Ⅱ级:肢体能在床上运动,不能抬离床面;Ⅲ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克服外界阴力;Ⅳ级:患者能抵抗检查者给予肢体的阻力而主动运动;Ⅴ级:正常肌力。一般来说,肌力越高肢体瘫痪越轻,肌力越低肢体瘫痪越重。
总而言之,通过专家讲了一些有关,关于截瘫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关知识以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注意老年人的身体变化,如果老年人出现行动不方便,大小便失禁,都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 上一篇:预防截瘫发病的好习惯有啥?
- 下一篇:截瘫患者要注意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