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偏瘫>> 偏瘫常识 >> 正文
中风偏瘫的发展方向
- 编辑:
- 更新时间:2014年06月28日

中风后,可造成多种大脑功能障碍,如认识和知觉功能障碍、交流或言语功能障碍、心理或情感障碍等,最常见的还是运动的(常伴有感觉的)功能障碍-------偏瘫。
偏瘫除了脑血管意外之外,脑外伤、脑手术、脑肿瘤等一些使脑细胞损伤的病变,也可造成大脑的运动功能障碍,形成中枢性瘫痪,根据脑的损伤部位,临床上可表现为偏瘫,也可表现为双侧瘫。
患病后,根据患者的肌力,肌张力的规律性变化,一般在临床上病情分五个时期发展,即早期、软瘫期、痉挛期,相对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早期和软瘫期的病人表现为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肌张力消失和低下。经治疗,大部分患者的肌张力可以恢复。但很快,患者会出现肌张力过高,甚至产生痉挛。其中的有些人即使在静息状态下,肢体可以放松,不表现为痉挛和张力过高,但在欲从事主动活动时会出现健侧肢体用力时,引起患侧肢体不随意的紧张性活动的联合反应,如左手屈曲时右手也屈曲,有左、右手一起动的情况。
还有患肢做随意运动时,不能做单个关节的分离运动,只能做多个关节的共同运动,如患者欲伸手取物时,会抬起肩、手臂弯曲不能伸直,向前取东西,不是手臂伸出去,而是身体跟手臂一起送出去拿东西,形成粗大、夸张的动作。在这些粗大的运动中,各有关的肌肉会表现为痉挛或高张状态,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稍久,病程进入痉挛期。痉挛期患者的运动更加困难,只要想运动,即以异常的运动模式出现。
痉挛期时,如治疗得当,患者的痉挛逐渐得到解除或受到抑制,开始出现分离的主动运动,进入相对恢复期。如治疗不当,以训练肌力为主,造成误用综合症,固定在异常运动姿势和偏瘫步态等,进入后遗症期,而肢体活动功能丧失,导致残废。
- 上一篇:小谈中风偏瘫
- 下一篇:中风偏瘫康复的几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