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常识 >> 正文
股骨头缺血坏死打压植骨术后怎样锻炼吗?
- 编辑:
- 更新时间:2014年07月04日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影响髋关节功能的一种严重骨病,也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于青壮年。由于发病原因复杂,病变导致关节软骨破坏,股骨头坏死性改变,使关节功能丧失,致残率很高,且缺乏简便有效的治疗段。髋关节置换术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最终手术治疗方法。但由于假体的寿命问题(人工关节的寿命15-20年)青壮年就置换人工关节很不划算。换个人工关节不能使用一辈子,还要吃二茬苦,再翻修置换一次。

打压植骨术让烂心股骨头重获“新生”
打压植骨术简单来说,就是在股骨上端打一个孔,将钻头通过股骨颈送至坏死的“烂心”部分,去除坏死的骨细胞。然后,在通过这个孔把剪碎的异体骨填入其中,重新建立股骨头的骨性结构支架,为股骨头恢复新鲜的血液循环做好准备。手术后不久填入的异体骨就会和掏干净“烂心”的患者本来的股骨头牢牢地长在一起,一个坏死的股骨头从此新生。
打压植骨术是目前国际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最有效果、最具吸引力的治疗方法之一。
股骨头缺血坏死打压植骨术后12周之内不能负重,3个月后以不感到疼痛和明显不适为度,逐渐负重。所以患者术前就要训练学会使用双拐和单拐行走的技巧。术前还应重点训练股四头肌的力量即股四头肌收缩运动和“踝泵”即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即绷直脚尖抬腿和勾着脚尖抬腿,术前每天练4次,每次50次以上,每个动作要保持10秒钟。
术前还有一个重点中的重点是髋关节外展训练即髋关节外展、伸髋和髋关节旋转训练(详见本文后部)髋关节外展的正确动作也必须术前进行练习。所以你要想恢复好术前就得不怕吃苦下功夫。
增强肌力训练:
1.应在卧位作股四头肌收缩运动、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
肌力训练应为等长收缩锻炼,主要训练股四头肌和小腿肌肉,每完成1次股四头肌收缩舒张和踝关节背伸、跖屈为1次,每次5秒钟。活动频率为每天3次,每次各50遍。
2.臀中肌训练:侧卧位,患肢在上方,直腿向上抬30°角,每次5秒钟。活动频率为每天3次,每次各50遍。
关节活动度训练:
须进行连续髋关节被动运动:自己活动髋关节,逐渐增加屈髋角度,以能耐受为度,共15~20次。
患者扶双拐下床行髋关节锻炼:
扶双拐站立位:1.整个下肢直腿向前伸,每遍5秒钟,每天三次,每次20-50遍。2.整个下肢直腿向外侧伸,每遍5秒钟,每天三次,每次20-50遍。3.膝关节向后屈,每遍5秒钟,每天三次,每次20-50遍。
髋关节外展训练:
1.髋关节外展:侧卧位。患髋在上,将头枕在上臂,下方肢体屈曲以提供支撑。缓慢将患肢向侧方抬高45°,保持髋关节伸直位,每次保持此姿势5秒,慢慢放下患肢,休息2秒,此锻炼应在踝关节上附上小沙袋。每次做50次,早中晚各一次,坚持2-3周。

2.伸髋:俯卧位。在髋部下方放一个枕垫,将患髋侧的膝关节屈曲90°。垂直向上抬高下肢,使其离开床面5秒钟,此过程应保持膝关节屈曲90°位,也应在踝关节上附上小沙袋,以增加负荷。每次做50次,早中晚各一次,坚持2-3周。
3.髋关节旋转:俯卧位。在髋部下方放一个枕垫,将患髋侧的膝关节屈曲90°。髋关节做旋转动作:即踝关节缓慢的呈半圆弧形,从一边活动到另一边,活动弧度尽量大。此锻炼也应在踝关节上附上小沙袋。每次做50次,早中晚各一次,坚持2-3周。
- 上一篇:如何预防骨坏死病人发生并发症
- 下一篇:股骨头坏死各种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