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肝癌虽然历史悠久,但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快速进展则是近半个世纪的事。20世纪50年代治疗思路以破血消积为主;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大样本的临床观察,但主要采用中药治疗,不主张进行放疗、化疗及对症治疗;20世纪80年代以来,健脾益气法治疗肝癌的新思路得以推广。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肝癌的思路则更开阔,方法更多,…[详情]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全国约有 1. 2亿以上人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每年乙肝发病人数约为 270万例 ,乙肝及丙肝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危及生命。目前 ,现代医学虽在诊疗技术及药物上不断更新 ,但疗效尚难尽人意 ,以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的干扰素为例 ,其对乙、丙肝的远期完全应答率也仅在 20— 25%左右…[详情]
肝硬化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所谓原发性是没有任何诱因,而导致的肝硬化,继发性肝硬化百分之八十是有乙肝大、小三阳转变而来的,20%是有其他病发症转变而来的,无论是原发性或继发性,在治疗上都应采取中医中药治标治本的优势。 治标就是通过用药一段时间后进行检查,在药物的控制下只是看到肝功能及B超有好转的现象,而…[详情]
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一个局部表现,恶性肿瘤更是存在着来势凶猛、难以觉察、逃避免疫监控等特性。肝癌作为恶性肿瘤之首,其杀伤力、致死率居高不下。我国的中医药理论基础雄厚、用药广泛,只要辨证合理用药,确有良好的疗效。主要表现在: 一、最大限度地保护肝功能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其任务相当艰巨,参与机…[详情]
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主要症状特征为肝区疼痛、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肝脏肿大等。原发性肝癌的死亡率高,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居第三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饮水污染,黄曲霉毒素和遗传因素均是原发性肝癌的诱因。 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治疗情况不乐观,中医作为一种…[详情]
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主要症状特征为肝区疼痛、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肝脏肿大等。原发性肝癌的死亡率高,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居第三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饮水污染,黄曲霉毒素和遗传因素均是原发性肝癌的诱因。 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有优势 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详情]
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主要症状特征为肝区疼痛、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肝脏肿大等。原发性肝癌的死亡率高,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居第三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饮水污染,黄曲霉毒素和遗传因素均是原发性肝癌的诱因。 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治疗情况不乐观,中医作为一种…[详情]
中医药治疗肝癌虽然历史悠久,但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快速进展则是近半个世纪的事。20世纪50年代治疗思路以破血消积为主;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大样本的临床观察,但主要采用中药治疗,不主张进行放疗、化疗及对症治疗;20世纪80年代以来,健脾益气法治疗肝癌的新思路得以推广。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肝癌的思路则更开阔,方法更多,…[详情]
肝硬化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所谓原发性是没有任何诱因,而导致的肝硬化,继发性肝硬化百分之八十是有乙肝大、小三阳转变而来的,20%是有其他病发症转变而来的,无论是原发性或继发性,在治疗上都应采取中医中药治标治本的优势。 治标就是通过用药一段时间后进行检查,在药物的控制下只是看到肝功能及B超有好转的现象,而…[详情]
肛裂是齿线以下肛管皮肤破裂形成棱形裂口或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儿童也可发生,老年人较少。据欧美统计女性比男性多得此病,按我国临床观察,男性比女性多见。 肛裂常发于肛门后、前正中,以肛门后部居多,两侧的较少。初起仅在肛管皮肤上有一小裂口,有时可裂到皮下组织或直至括约肌浅层,裂口呈…[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