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感染可引起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据报道,10%~30%的心内膜炎与牙源性感染或牙科治疗有关。严重的牙周病可导致冠心病发生率增加。牙髓感染和牙周炎也是动脉硬化、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缺血性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 有学者通过长期大量的随访调查发现,患牙周炎的患者因冠心病死亡或入院的发生率比无牙周炎者高…[详情]
冠心病扩音期易被误诊,而60岁后,冠心病消音期出现,易被漏诊,所以在冠心病的两个关键期的朋友们要做好冠心病的预防工作。 40岁后,扩音期,容易被误诊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确和年龄密切相关。在45岁左右的人群中,往往存在“放大器”的效应,即许多中年人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类似心血管疾病的症状。此…[详情]
美国老年痴呆协会特制的手镯。 据一份关于我国院前死亡病例的分析报告显示,院前死亡已占到人口总死亡数68.35%,而猝死在院前死亡中占第一位。院前死亡指没有送到医院抢救,就已经死亡。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中心王雪副教授认为,在疾病突发时,没有及时服用急救药物,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猝…[详情]
冠心病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单支或多支冠状动脉狭窄的冠心病患者,有35%合并,此类患者心绞痛多在夜间发作,服用硝酸甘油类药物不能缓解,而治疗后能缓解。 OsAHs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增高可能与以下因宗有关: ①阻塞性呼吸暂停引起长期低氧血症,缺氧损伤冠状动脉内皮,使脂质易沉积于内膜下.易于形成微血栓使冠状动…[详情]
鸡蛋是我们最常见的高蛋白食物。许多老年人认为有冠心病或高血压的人应忌食鸡蛋,不然会使血脂增高。这种看法正确吗? 近年来,各国医学专家都做过这种实验:给60~80岁的老人(其中包括患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者)每天吃两个鸡蛋,3个月后检查血清胆固醇和血脂均未见增高。这说明,适量吃鸡蛋不会增加胆固醇。…[详情]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 症状表现胸腔中央发生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臂、后背及胃部。发作的其他可能症状有眩晕、气促、出汗、寒颤、恶心及昏厥。严重患者可能因为心力…[详情]
冠心病老人的长期护理 冠心病老人的护理内容包括一般护理(休息与运动)、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和健康教育。护士要多与老年患者交流,仔细倾听,用心观察,对老人变化持有探索研讨的上进心,从而树立积极主动的护理观,才能达到高水准专业的护理目的。 (一)一般护理 老人晚饭后到户外散步半小时左右,…[详情]
冠心病护理重点在三个阶段:溶栓前予持续中流量吸氧,消心痛10mg舌下含化,止痛、镇静,做全导心电图,检查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心肌酶学,询问有无溶栓禁忌症 。溶栓时选择较大的静脉,迅速建立静脉通道,UK或SK加入100mL葡萄糖液体中溶解,而不加入生理盐水避免加重心脏负担,滴速先慢后快,30min内滴注完。 溶栓…[详情]
冠心病治疗都有哪些方法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增加冠状动脉血供和减少心肌氧耗,使心肌供氧和耗氧达到新的平衡,尽最大努力挽救缺血心肌,降低病死率。 (一)常用于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1.硝酸酯类制剂 其有扩张静脉、舒张动脉血管的作用,减低心脏的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时使心肌血液重分配,有利于缺血区心肌的…[详情]
冠心病常用的检查诊断 (一)实验室检查 1.血脂、血糖 血清高脂蛋白血症,表现为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增高,血糖增高等。 2.心肌酶谱 心肌梗死时可出现血清心肌酶检查的异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增高;尤其CK-MB增高;LDH1/LDH2>1等有诊断价值。 3.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 心肌梗死时,①血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