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健康提示:恶性淋巴瘤分为二大类,霍奇金病(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在我国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情况是比较多见的。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恶性淋巴瘤,其中发病率是男性高于女性朋友,一般情况下男女比例是1-2:l。
目前专家根据临床和病理特点的不同,把恶性淋巴瘤分为二大类,霍奇金病(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在我国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情况是比较多见的。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恶性淋巴瘤,其中发病率是男性高于女性朋友,一般情况下男女比例是1-2:l。生活中最常见的发病年龄是20-4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比较多,大概占50%左右。
1.EB病毒:又叫人类疱疹病毒,1964年Epein等首先从st非洲儿童Burkitt淋巴瘤组织传代培养中分离得Epstein-Barr(EB)病毒后,这种DNA疱疹型可引起人类B淋巴细胞恶变而致Burkitt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有明显地方性流行发病规律,这类病人80%以上的血清中EB病毒抗体滴定度明显增高,而非Burkitt淋巴瘤者滴定度增高者仅14% ,滴定度高者日后发生Burkitt淋巴瘤的机会也明显增多。反此都说明EB病毒可能是Burkitt淋巴瘤的原因。
2.逆转录病毒:70年代后期,发现逆录病毒与淋巴瘤发病有密切关系。1976年日本发现成人T细胞淋巴/白血病有明显的家族集中趋势,且呈季节性和地区性流行。HTLV Ⅰ被证明是这类T细胞淋巴瘤的病因。另一逆转录病毒HTLV Ⅱ进来被认为与T细胞皮肤淋巴瘤-蕈样肉芽肿的发病有关。
3.免疫功能低下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宿主的免疫功能决定对淋巴瘤得易感性,近年来发现遗传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伴发淋巴瘤者较正常人为多;器官移植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而发生恶性肿瘤者,其中1/3为淋巴瘤,干燥综合症中淋巴瘤发病数比一般人高,在免疫缺陷下,反复感染、异体器官移植以及淋巴细胞对宿主的抗原刺激等均可引起淋巴组织的增殖反应,由于T抑制细胞缺失或功能障碍,机体缺少自动调节的反馈控制,淋巴组织无限增殖,终而导致淋巴瘤的发生。
4. 幽门螺杆菌:胃粘膜淋巴瘤是一种B细胞粘膜相关的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幽门螺杆菌抗原的存在与其发病有密切关系,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可改善其病情,幽门螺杆菌可能是该类淋巴瘤的病因。
医学上证实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人体内部的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人体内部的任何组织中都含有淋巴或网状内皮成分,都可能受到侵犯,但最多损害到人体的淋巴结。这些都是恶性淋巴瘤的病因及症状的简单介绍,希望这些知识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尤其是恶性淋巴瘤患者,希望患者积极治疗,早日康复。如果大家发现自己出现上述的一些不良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防止恶性淋巴瘤,也可以早发现、早治疗。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详情]
08年元月份因咽食有疼痛感,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晚期,手术不久后发现有转移现象,再次经放化疗治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