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健康提示:以手术、放化疗为主导的三大传统手段在治疗肿瘤方面确实是功不可没,尤其是在急救方面的治疗目前还无法取代。但是,这三大手段在治疗肿瘤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
手术、放疗和化疗的局限性
以手术、放化疗为主导的三大传统手段在治疗肿瘤方面确实是功不可没,尤其是在急救方面的治疗目前还无法取代。但是,这三大手段在治疗肿瘤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
治疗手段 |
局限性 |
并发症 |
急待解决的问题 |
手术 |
无法彻底根除肿瘤细胞,一些亚临床病灶(0.5公分以下)无法用CT、B超检测出来,游离癌细胞会转移导致复发。 2、仅适用于实体瘤。 |
1、破坏机体免疫力。 2、造成脏腑器官不可逆的损伤。 |
1、要解决游离出来进入血液、淋巴系统的癌细胞。 |
放化疗 |
1、对处在休眠期及已产生耐药性的肿瘤细胞不敏感。 2、在治疗间歇期,残存癌细胞以比自然生长快200倍的速度疯长。 3、放化疗是“以毒攻毒”,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杀灭了大量的正常细胞。 |
1、破坏机体免疫力。 2、损伤肝细胞内质网膜,严重者可导致心、肝、肾、肺功能的衰竭。 3、毒副作用大,病人经常出现疼痛、呕吐、疲软、脱发等反应。 4、体弱者在放化疗间歇期可出现转移。 |
1、有选择的杀灭癌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 2、保护人体自身免疫监控系统,激发免疫系统彻底杀灭逃逸的、不敏感的、休眠的以及化疗间歇期残存的癌细胞。 3、保护、修复受损的脏腑器官。 |
康复期 |
1、复发、转移内外环境仍然存在,后继治疗是临床治必要的完善和延续。 |
|
1、消除体内残留癌细胞,防止复发、转移。 |
晚期、高龄 |
1、不能手术、放、化疗 |
|
1、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
癌症中医疗法的理论
一.辨证原则
辨证施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基本方法。所谓辨证,是从中医角度分析认识疾病的过程,施治则是在辨证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和方法。可见辨证是施治的前提和依据。目前,在癌症的辨证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1)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就是在对癌症辨证施治时,把西医诊断结果和中医的辨证情况结合起来进行考虑,既要考虑到西医所讲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又要从中医角度全面考虑疾病的寒、热、虚、实属性,脏腑功能失调的病位所在以及气滞、血瘀、湿聚、痰凝、毒邪壅聚等病理特征,分析邪气与正气双方力量的对比,在此基础上制定治疗原则。如此才能使中医治疗更有针对性,提高疗效。
(2)局部辨证与全身辨证相结合
癌症可以说是全身病变的局部表现,其病理特点是邪实于局部,正虚于全身。邪实与正虚之间又相互影响。对于局部而言,治疗应以攻邪为主;对于全身而言,治疗又应扶助正气。祛邪与扶正使用不当,都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在治疗过程中动态权衡局部与全身的关系,据此调整扶正与祛邪的力度及主次,尽量做到祛邪不伤正,扶正助祛邪。
二.论治原则
(1)分阶段制定治疗原则
①癌症初期,有形之包块初结,正气尚能抗邪,以邪气凝结为主要矛盾。此期治疗,应以祛邪攻毒,软坚散结为主,只需注意祛邪不伤正。
②病至中期,包块日益增大,邪气日渐鸱张,正气消耗过半,正虚邪实,相持不下。治宜攻补兼施,以期扶助正气,祛邪解毒,软化包块。
③癌症晚期,不仅局部包块坚满如石,而且转移病灶也已包块累累。患者形削骨立,正气衰竭不支。此时治疗,若一味攻邪,不仅邪不为所动,反致正气伤耗殆尽,邪气更加肆虐无恐。故其治疗,多以扶正为主,帮助机体维持生命活动,缓解有关症状,待正气有所恢复,才能再议抗邪。
(2)据病情协调扶正祛邪
癌症的病变过程,始终是以正邪交争,彼此消长为病理核心而发展演变的,因此扶正与祛邪是癌症治疗的两种基本手段。如果能将扶正与祛邪有机地结合起来,无疑会加速治疗进程。但是,如果扶正祛邪使用不当,也会给治疗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必须根据病情协调好,什么时候以祛邪为主,什么时候以扶正为主,要做到心中有数。
(3)视缓急变通标本先后
标本缓急是中医治疗学上的概念。凡是导致疾病的根本原因及由此表现出的各种症状是疾病的本象,而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继发病机及继发症状是标象。一般情况下,治病应以治本为主,治标为辅。伹如果疾病的继发症状非常突出,不及时解决随时有可能危及生命时,就必须暂时以治标为主,暂不考虑治本。
三.治疗方法
(1)内治法
①攻邪法。即针对癌症病理过程中导致癌肿的邪气,诸如气滞、血瘀、湿聚、痰凝、毒邪凝结等,施以相应的祛邪攻毒之法,用以祛邪解毒,解除邪气的凝聚坚结之势,软化消除包块。
②扶正法。即针对癌症发病过程中正气虚衰或阴阳脏腑功能失调的内在因素以及正气在癌症病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正气虚衰的不同情况,施以相应的培本扶正,调整阴阳之法。
③攻补兼施法。根据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有机地把以上两法结合起来,或攻补并用,或攻补依次进行,使祛邪扶正相辅相成。
(2)外治法
对癌症的局部包块,除了通过内服药的方法祛邪攻毒外,中医还常辅以一些外用药以促使其消散。常用的外治法有
①敷贴法。将所用药物(多用鲜晶),捣烂成糊状,外敷于肿瘤部位,能促使肿瘤消散。
②祛腐法。使用具有腐蚀作用的药物作成散剂、膏剂等,外敷于肿瘤表面,使脓瘤组织坏死、脱落。用于发生于体表的早期原位癌有较好的疗效。
③结扎法。使用药线从肿瘤根部结扎肿瘤,并逐渐收紧,使肿瘤缺血、坏死。适用于体表较小的肿瘤。目前这种方法使用较少。
(3)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用于癌症治疗有缓解症状,改善机体不良状况,减轻放、化疗副反应等作用。但目前以针灸为主治疗癌症的报道不多,疗效也有待进一步观察。
(4)气功疗法。
(5)饮食疗法。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详情]
08年元月份因咽食有疼痛感,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晚期,手术不久后发现有转移现象,再次经放化疗治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