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健康提示:肺癌是我们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当然治疗方法也是肯定的,手术治疗后也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能否做好是疗效的关键。
肺癌是我们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当然治疗方法也是肯定的,手术治疗后也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能否做好是疗效的关键。
1 术前护理
1.1 加强心理护理,完善健康教育 严格戒烟,ICU 因吸烟增加气管的分泌物及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对手术及术后影响极大,对于高龄并伴有长期吸烟的患者,解释戒烟的重要性,耐心说服患者于术前两周戒烟。针对癌症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情况,护理人员应根据其病情、性格、文化及家庭背景加强肿瘤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心理疏导,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1.2 创造良好、整洁的病房环境 根据患者的舒适度调节病房的温、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进行空气消毒,预防因感冒而加重呼吸道的通气换气功能。
1.3 全身营养支持 鼓励患者进食,对于术前营养状况较差者,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并进行营养支持疗法,增加对手术的耐受性。
1.4 指导术前锻炼,改善患者肺功能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准备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和意义。示范、指导患者每天用肺功能扩充器进行深呼吸、腹式呼吸的练习,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训练;帮助患者掌握咳痰技巧,并强调咳嗽、排痰的重要意义,清除因咳嗽引起疼痛的顾虑。
2 术后护理
2.1 严密监测心电监护指征与肺功能的变化患者术后在ICU期间,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SpO 2 )的变化。肺癌开胸患者术后病理生理的变化及各种因素的改变降低了患者通气功能,通气/血流比值降低,进而可引起低氧血症表现,这些变化在术前原有通气功能减退的患者中更易发生。根据患者呼吸的幅度、频率及SpO 2 的变化及时给予充足的供氧治疗,必要时行BIPAP无创通气,甚至予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以纠正低氧血症;每日检查血气及电解质项目,结合监测患者的心率变化及术前心电图报告,掌握患者24h出入量的情况,观察有无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对于心律失常者应加强护心、抗心衰治疗和护理。积极的对症处理可减少呼吸衰竭及心衰的出现。
2.2 呼吸道的管理 肺癌开胸术后,因疼痛、麻醉药等原因使患者咳痰功能减弱,气道纤毛活动度减低,分泌物易潴留;以及胸部绷带固定,长时间卧床等也限制了呼吸运动,从而影响肺的复张,导致肺部感染,在原有通气障碍的患者中表现更为明显。因此术后在患者意识清醒及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采取半卧体位,利于通气并保持胸腔闭式引流通畅;常规进行气道雾化,卧床期间嘱患者用膈肌进行深而慢的呼吸,深吸气时屏住呼吸,然后用力从胸部咳出进行短而有力的咳嗽;协助其定期更换体位,鼓励、指导患者在餐后1h及餐前2~3h进行有效咳嗽,通过有节律地、适度叩击患者背部,间接地使附 着在肺泡周围及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使患者可有效地咳出痰液,从而锻炼肺功能,促进肺的复张。对于年老体弱及咳嗽无效者,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2.3 早期功能锻炼 术后应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未拔除胸管前指导患者在床上适当地活动,可有效预防肺不张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改善通气功能和循环功能。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及拔除胸管后可在床旁活动,并循序渐进地离床活动。
2.4 心理护理 开胸术后患者常规入ICU后,由于相对隔离的环境条件限制、手术引起的疼痛及担心术后恢复、预后,患者常呈现焦虑、孤独的精神状态。护理人员应创造安静、祥和、有序的氛围,在进行任何治疗时,应耐心解释,取得患者的配合,执行各项操作做到熟练、准确、迅速;对于伤口疼痛而惧怕咳嗽者,必要时给予镇痛药物,有助于患者精神上的松弛,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2.5 饮食护理 根据病情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解释术后营养支持的重要性,指出饮食疗法中的误区,鼓励列出患者可进食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食物。
以上就是肺癌手术期的护理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望患者早日康复!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详情]
08年元月份因咽食有疼痛感,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晚期,手术不久后发现有转移现象,再次经放化疗治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