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健康提示: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当患者思想上不再有生存的信念,常常过早地死去。有人说得好:“得了癌症,一是吓死的,二是愁死的,三是病急乱投医折腾死的,四才是病死的。”这充分反映了精神心理疗法的重要性。
据美国《星期六晚邮报》报道,一位中年男子不幸罹患癌症,当时他的妻子正在怀孕,他决心要活到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而医生预言他是活不了这么久的。受这种希望心理的影响,他顽强抗争,果然如愿以偿,不仅活到了孩子出生的那天,而且到20年后的今天仍然还活着。
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当患者思想上不再有生存的信念,常常过早地死去。有人说得好:“得了癌症,一是吓死的,二是愁死的,三是病急乱投医折腾死的,四才是病死的。”这充分反映了精神心理疗法的重要性。
医学专家认为,癌症的精神疗法,其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无论是西医疗法,还是中医疗法,都不能忽视精神心理因素在癌症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心理治疗可使人正确认识癌症,树立起与癌症斗争的信心,使人心胸开阔,情绪稳定,精神爽朗,能够辅助和帮助药物或其他疗法增强疗效,使症状得到缓解。我国中医理论非常重视精神因素在癌瘤治疗中的作用。例如,乳腺癌的早期治疗原则就是:“初便宜多服疏气行血之药,须情思如意,则可愈。”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医学家就已认识到精神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密切关系。《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脆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说明食管癌进食梗阻一类疾病与情绪剧烈变动有关。
因此,身体发生了肿瘤并不真正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受到癌瘤的压抑,并由此造成的恐惧。现实生活中,由于对癌症的可治愈性了解得不多,有的甚至处于无所知的状态,以致一部分患者一旦知道自己被确诊为癌症后,便认为:“一切都完了”,精神防线崩溃了,消极等待死神的降临。
值得引起严重警示的是,人们对“癌症难治”听说得较多,而对癌症治好的却知道得较少。加上一些医生对精神疗法缺乏足够的认识,以及不负责任的言词,也会给患者带来可怕的负面效应。其实,癌症并非等于绝症,在我国癌症的死亡率也并非最高,我国死亡率最高的是心脑血管病。我国医学专家认为,像糖尿病等“富贵病”一样,有些癌症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而且,大部分癌症患者可以通过多学科综合疗法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详情]
08年元月份因咽食有疼痛感,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晚期,手术不久后发现有转移现象,再次经放化疗治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