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训练各种方法及图示
- 编辑:
- 更新时间:2012年07月03日

- 喝葡萄酒有助于治疗肌萎缩
- 儿童预防股骨头坏死
-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
- 截瘫是怎么得的呢?
- 护士打针使得病人瘫痪
- Octapharma公司的II/III期复…
- 研究称维生素D可缓解多发性…
- 口服避孕药增加多发性硬化风险
- 英研究员发现他汀类药物或对…
呼吸肌由膈肌、肋间肌、腹肌三组肌肉组成:
膈肌——颈4神经支配;
肋间肌——胸1~7神经支配,其连接肋骨形成胸廓;
腹肌——胸6—12支配,是主要的呼吸肌,并在咳嗽、呕吐及排便动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脊髓损伤急性期,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而无法排出,很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和肺不张。为增加肺活量,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应每天进行2次以上的呼吸训练。
1.体位引流
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有规律地定时翻身对于防止分泌物滞留在肺下垂部位有重要作用,即使微小的体位改变也可让患者感到舒服且能防止分泌物潴留。在保持脊柱稳定和患者能承受的条件下,选用仰卧、侧卧和俯卧位,伴有头部抬高或降低,通过重力作用将特殊肺段中的分泌物引流出来。
2.吸气训练(图3-3)
胸1以上损伤时,膈肌功能减退、肺活量下降、呼吸变浅。呼吸锻炼应从缓慢、放松的腹式呼吸开始。
图3-3吸气训练
要求:
(1)护理人员将两拇指指腹或手掌置于上腹部的膈上,让患者注意力集中在该处,缓慢地由鼻尽量深吸气。
(2)护理人员轻微地压迫上腹部使膈肌上移。此法可通过刺激膈肌而增加肺活量。
3.呼气训练(图3-4)
腹肌部分或完全麻痹的患者不能进行有效呼气,护理人员要辅助患者完成有效的呼气。
图3-4呼气训练
要求:
(1)护理人员两手尽量张开置于胸廓上,于呼气过程中始终给以持续压迫。
(2)每次呼气时要将手的位置按胸廓下部、中部、上部变换着给以压迫。
注意事项
损伤时注意两手要紧紧压迫,同时要尽力使呼气时间延长。
4.上肢上举呼吸训练(图3-5)
图3-5上肢上举呼吸训练
要求:
(1) 训练时要防止下端肋骨向上移动。上肢不能主动上举者,可进行被动上举上肢的呼吸训练。
(2)让患者双上肢举过头顶,同时深吸气,双上肢下移时呼气。
(3) 护理人员把一只手和前臂放在肋弓上方,用力下压固定胸壁,不要压肋弓缘。
提示:为提高患者的肺活量,延长呼气时间,提高呼吸肌肌力,可设计多种多样的主动呼吸训练方法,如吹蜡烛,吹动纸片,吹气球等。
5.排痰训练
患者因腹肌麻痹而不能完成咳嗽动作时,常采用体位排痰。患者取痰潴留部位的支气管末梢在上方的体位,使分泌物靠重力作用,流向粗大的气管,然后排出。具体方法有叩击法和振动法。
(1)叩击排痰法(图3—6):
图3-6叩击排痰法
要求:护理人员五指并拢并稍屈曲呈杯状,叩击胸部、背部,使痰液松动并排出。
(2)振动排痰法(图3—7):
图3-7振动排痰法
要求:护理人员双手置于患者的肋缘,在患者进行深呼气时双手振动,使粘在气管壁上的痰松动并排出。
注意事项:
1、排谈前应了解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的部位。
2、排痰前要针对肺内感染的位置确定相应的引流体位。
3、饭后60分钟内不能进行体位排痰。
4、防止粗暴手法以免引起肋骨骨折或脓肿破裂。
5、四肢瘫患者每天至少需要做一次预防性体位引流。
相关阅读:关于脊髓损伤最基本的普及知识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目标及治疗方法的确定(一)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目标及治疗方法的确定(二) 脊髓损伤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