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截瘫>> 截瘫症状 >> 正文
根据哪些症状可以判定患有截瘫?
- 编辑:
- 更新时间:2013年03月29日

- 容易与截瘫症状混淆的疾病
- 外伤截瘫会有的症状
- 截瘫的症状
- 下肢无力是截瘫的早期症状
- 外伤性截瘫的症状有哪些?
- 截瘫四大并发症有哪些
- 截瘫患者身体有什么表现特征
- 下半身截瘫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 下半身截瘫通常都会出现哪些…
截瘫是一种致残率极高的疾病之一,导致患者肢体活动障碍。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影响,是患者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也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把截瘫的预防工作做好,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那么根据哪些症状可以判定患有截瘫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1、感觉障碍:脊髓损伤后会因为白质内的神经束受损而出现触压觉、痛温觉等皮肤感觉的丧失。
2、肢体瘫痪:截瘫患者最大的痛苦就是肢体瘫痪,生活行动十分不便。判断瘫痪程度主要看肌力,肌力大小可分0到 5级。
0级:完全瘫痪,患者肢体不能进行一点肢体运动;
Ⅰ级:仅见肌肉轻微收缩,但不能牵动关节、肢体运动;
Ⅱ级:肢体能在床上运动,不能抬离床面;
Ⅲ 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克服外界阴力;
Ⅳ级:患者能抵抗检查者给予肢体的阻力而主动运动;
Ⅴ级:正常肌力。一般来说,肌力越高肢体瘫痪越轻,肌力越低肢体瘫痪越重。
3、废用性肌肉萎缩:截瘫患者长期卧床,肌肉极少活动,使肌肉的营养和氧的供应明显减少,久之肌力下降,肌肉体积缩小,而出现肌肉萎缩,同时由于营养的缺乏可伴有皮肤干燥、脱屑等一系列病理症象。
4、褥疮:又叫压迫性溃疡,是截瘫患者长期卧床或久坐而不变换体位的极难处理的并发症。早期可见皮肤局部出现红肿或水泡,以后变为紫红色并开始破溃。若不能及时治疗,甚者可深达骨骼。
5、二便失禁:截瘫患者,脊髓排尿中枢受损,人的尿意不能传入,大脑对排尿的控制信息不能传出,于是出现患者自己不感到有尿,而出现不择时间和地点的排尿。
6、痉挛:从腰部到脚都会有痉挛,而且对声音过敏,突然的声音会加重疼痛和痉挛。
7、从腰部到脚都不会出汗,是在做了磁共振以后不再出汗了,而且疼痛也加重了。
8、病人行走时肌肉紧张痉挛、无力、动作不协调。需要或不需要扶拐能行走,检查肢体有痉挛性轻瘫。
9、病人出现屈曲型痉挛截瘫,50%以上病人知觉障碍,常有褥疮,或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将软瘫也包括在内。
10、疼痛:从上腹部到脚24小时疼痛,有时如万根针扎、有时如刀搅、有时如火烧,并且整个下身象被水泥灌注了一样僵硬的疼痛。
以上就是关于截瘫症状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对截瘫这种疾病的预防工作,降低截瘫的发病率。温馨提示:截瘫疾病的发生往往会改变患者的一生,希望在生活中大家能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减少截瘫对人体的伤害。
- 上一篇:高位截瘫的症状表现有哪些特点?
- 下一篇:截瘫有哪些并发症?截瘫的危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