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护理 >> 正文
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 编辑:
- 更新时间:2013年03月31日

- 脊髓损伤护理运动训练
- 脊髓损伤患者应该做好护理工作
- 盘点脊髓损伤的护理方法都有…
- 全面解析脊髓损伤的护理知识
- 脊髓损伤中后期护理
- 脊髓损伤早期康复
- 股骨头坏死功能锻炼包括哪些
- 专家提醒:做好脊髓损伤的保…
- 脊髓损伤的并发症
脊髓损伤患者在患病期间由于生活不能自理,很多的地方都需要家属对其进行帮助。在治疗脊髓损伤的同时还需要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无微不至的护理。科学的治疗方法加上精心的护理才会帮助患者早日康复,那么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1、体位处理: 为防止挛缩畸形,患者宜卧于有垫褥的硬板床上。身体要保持正确位置,其要点是按照疾病的特点,将肢体安放在与挛缩倾向相反方向的位置上,而且瘫痪肢体不要受压。
仰卧膝下不宜放枕踝足要用尺板、沙袋或小腿后夹板保持于功能性中间位,并注意被褥下压的影响。要鼓励病人多采取俯卧位,逐渐增加俯卧时间,直到能在俯卧位睡眠,还不仅能防止和矫治下肢屈屈挛缩,亦有助于预防褥疮发生和促进膀胱的排空。
对痉挛较明显的患者,还要在卧床或长时间坐位时经常用枕头、软垫等将两膝适当分开。
2、皮肤护理:必须经常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身体局部长时间受压,要定时为病人翻身,已坐轮椅者要经常自己撑起身体。对有皮肤障碍者,尤其要注意预防褥疮,要经常视皮肤有无变红破坏。
褥疮一旦出现,必须及时处理,防止扩大,并促进早日愈合。已允许起床的患者,要注意在治疗和活动过程中避免烫伤和挫伤、擦伤。使用支具或夹板者要警惕压迫和摩擦损伤局部皮肤。
3、帮助并鼓励病人咳痰:教给病人正确有效的咳嗽方法。定期指导患者用力咳嗽,促使肺膨胀和排痰。因疼痛有敢咳嗽者,适当用止痛剂,胸部有损伤者可用双手固定胸部,肋间肌麻痹而咳嗽无力者,可用双手按压上腹部以辅助呼吸。
轻轻扣击有背部,也有利于分泌物排出。拍背的方法:五指并拢弯曲,由上向下,由两侧向中央排击病人背部。
4、雾化吸入:可使分泌物稀释利于排出。
5、褥疮:常见于骶尾部和足跟,其次为外踝、腓骨头、高位脊髓损伤者肘部及后枕部(行颅骨牵引者)亦可发生。组织坏死的深度可由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直达骨骼。
褥疮发生后愈合困难,大而深者常发生营养不良、体温高、血浆蛋白降低、中毒、恶液质。褥疮可成为致死原因,应着重预防。
6、平时注意调畅情志,保持心情愉快。饮食宜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以保证神经肌肉所需营养,有益于延缓病情进展,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7、鼓励早期病人坚持工作,并进行简单锻炼及日常活动。过于剧烈的活动,高强度的锻炼、用力以及过于积极的物理疗法反而会使病情加重。
8、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中期讲话不清,吞咽稍困难者,宜进食半固体食物,因为流质食物易致咳呛,固体食物难以下咽;更应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腔中有食物残渣留存。
9、晚期患者吞咽无力,讲话费力,甚至呼吸困难,应予鼻饲以保证营养,必要时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一旦发生呼吸道感染,必要时立即进行气管切开,便于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借助器械以维持呼吸功能。
10、盖被时,足下要放一软枕,使得关节保持90°,不要用被压足部,防止造成足下垂。病人的体位一般为侧卧、仰卧位,如果骶尾骨部有压疮,也可俯卧位。
当然,病人病情稳定后也可采用坐位。任何体位的变换,必须经医生护士指导过遵照执行。一般说头颈、胸、腰部不应有扭动,各种体位均应有软垫支持,并且保护骨突出部,应使姿势稳定。
11、活动各个关节,尤其的瘫痪部位以下大小关节均需要活动,要轻柔,每个关节活动为每日2次,每次1~2分钟,要按正常关节活动范围活动。注意双下肢有无肿胀,如肿胀为深静脉血栓出血,不要在活动,要稍抬高患肢,并请医生检查。
12、病人需移换床、外出坐轮椅,均需3~4个人共同协作平抬患者(站于一侧),完成转移,如果自行转移还不会,需要有2个人抬病人由床边转移至轮椅。
在人手不够时也可由一个人按照特殊体位转移病人,即双膝抵住病人双膝,上身移至病人身后,双手拉住病人后侧腰带或裤边,上身向后用力,病人上身靠在助手上身背侧,两点一前一后(左转时,右足在前,右转时,左足在前),缓慢移动,1个人亦可完成转移动作。
当然病人不能坐位稳定则不可执行这种转移方式,在病人经过正规康复训练后,如能自行转移,亦在早期应有人保护,防止摔倒外伤。
以上就是关于脊髓损伤护理方法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给患者家属一些参考。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希望患者家属可以引起重视,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 上一篇:护理脊髓损伤的好方法
- 下一篇:该怎样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