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话题:话说清明节的养生

文章简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至今让我们传诵,清明节是指天清地明之意,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清明节放假期间我们不仅仅要怀着尊敬的去拜祭先人,还要顾好自己的身体。因为清明节正式万物复苏的时节,很多冬眠的动物都会在这个时候出洞,大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至今让我们传诵,清明节是指天清地明之意,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清明节放假期间我们不仅仅要怀着尊敬的去拜祭先人,还要顾好自己的身体。因为清明节正式万物复苏的时节,很多冬眠的动物都会在这个时候出洞,大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那么清明节该怎样养生呢?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1、清明节前后是儿童补钙最佳时期

春天是给孩子补钙的好时节。研究发现,每年三至五月是儿童、少年的加速生长期,平均长高1.37厘米,明显高于其它季节,这个时期经常会听到孩子说腿痛,特别是晚上睡觉时痛,有时可痛醒,这就叫生长性骨痛。妈妈们可要警惕,这时候就该给宝宝补钙啦!

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豆类、虾皮、海带、坚果等,粮食、畜禽肉类和水果中钙的含量较少。食物中的钙在体内的吸收率都比较低,如最易消化吸收的牛奶,钙的吸收率也只有50%,其他的含钙食物吸收率更低。

人体对钙的需要量较多,调整日常膳食结构,还是很难满足人体对钙的需要。因此,营养学家建议,在调整膳食结构、增加从食品中钙的摄入外,对某些特殊人群,如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以及老年妇女等特别需要钙的人群,还应长期服用优质钙制剂,以满足人体对钙的需要。

2、在饮食方面,需补充热量,增强身体抵抗力。早春时节,气候仍然比较寒冷,人体为了御寒,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以维持基础的体温。

因此,早春期间的饮食应该以高热量食物为主。在日常饮食中,除了谷类制品以外,还应当选用黄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以及时地补充能量。此外,在早春期间需要补充一些优质的蛋白质食品,比如鸡蛋、鱼类、虾、牛肉、鸡肉、兔肉等。这类食物都含有丰富的蛋氨酸,而蛋氨酸具有增强人体耐寒力的功能。

此外,在春季要多吃甜食少吃酸食,利于脾胃调养。由于春季肝气旺,会影响到脾,因此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的症状。“倘若酸味的食物吃多了,会使肝功能偏亢,所以春季饮食调养,要选择甘温之品,忌酸涩。”营养专家说。

春季,气候由寒转暖,气温变化比较大,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也开始繁殖,而且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导致疾病。因此,在饮食上务必要遵循抗病毒原则。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比如小白菜、油菜、辣椒、菠菜、柑橘、红枣等食物都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的功效。

3、四月季节,春回大地,人体的阳气开始趋向于表,皮肤腠理逐渐舒展,肌表气血供应增多而肢体反觉困倦,故有“春眠不觉晓”之说。不少人往往日高三丈,睡意却仍未消。

专家说,睡懒觉不利于阳气生发,因此,在起居方面要按照《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所述:“夜卧早起”,即要逐渐调整生活习惯,由冬天的晚上10时左右睡觉逐渐改为11时左右睡觉,早上要适当早起,这样可以帮助阳气升发。

清明期间,出行人员过于集中,车上人群密度大,环境嘈杂、空气不畅等因素,为健康埋下了诸多隐患。如何才能减轻漫长旅途中的健康伤害,平平安安高高兴兴地回家?就此相关专家为回家祭祖的人们列出了一份健康指南。

1、切忌久坐不动 防止心脑血管意外

春季本身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途中拥挤的环境、浑浊的空气、焦躁的情绪更是容易诱发此类疾病,出现心脑血管意外。

专家指出,心脑系统疾病患者在清明期间应尽量避免出行。如不得不外出,应该由家人陪同,并注意保暖,同时用药物控制血糖、血压,使之保持在稳定阶段。患者要学会自救,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当出现头晕乏力、心悸时要开窗通风透气,意识到不对时要向就近的乘客求救。

对于长途旅行的旅客,要特别注意不要局限在狭小的座位中,久坐不动。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坐着不动,很容易造成下肢水肿、甚至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更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所以乘车时不要总是坐着,应该适时地站起来活动活动筋骨,扭扭腰,伸伸懒腰,也可用手从上往下进行下肢按摩助血液回流。可以多饮开水,降低血液浓度。

2、调适身心 扫除旅途精神障碍

“性格内向、易焦虑的人,尽量避免挤火车,小心‘旅途精神病’突然袭击。”专家介绍说,旅途精神病是一过性的,但如果之前犯过一次的,很容易复发。

若家里有精神病史、或自己的性格相对内向、多疑、偏执、容易有焦虑情绪的人群也是旅途精神病的高发人群,建议这些人最好避免春运高峰期出行,实在要赶着高峰期出行,应该在出行前先找心理医生开些药物,这有利于顺利出行。

专家提醒,春运回家时尽量与家人朋友共同出行,一来可以互相照顾,其次可以通过聊天、娱乐等排解烦闷。如果是一个人出行,在路途中最好让自己看看书、听听音乐,让自己放松心情;每隔一两个小时活动活动筋骨,做做深呼吸,以减轻旅途带来的身心疲劳。

3、路上吃喝别凑合 随身带上必备药物

由于很多乘客要历经二三十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如此长时间的旅行,起码要在车上吃3—4顿饭,因此千万马虎不得。有的车沿途靠站走走停停,外面的摊贩也吆喝不停,嘴馋的人总会买点小吃上车,可是通常这些路边摊都没有卫生保障,再加上个人水土不服,许多人会发生拉肚子的状况。

专家建议,最好在列车的餐车进食,或者自备干粮比如面包等。身上可备用黄连素、思密达、霍香正气丸以防肠胃不适时急用。需要特别提醒,旅客在路上最好准备一些常用的药品,比如说晕车药、板蓝根冲剂、黄连素等,此外可以备一些常用的感冒药。若应付一般的小外伤,可以带点创可贴、红花油、云南白药汀、碘伏、棉签之类等。

此外,在车厢封闭的环境中,一定要充分补充水分,最好是喝温热的白开水。很多人嫌上厕所拥挤麻烦,索性就憋着,但长时间憋尿,不仅男性很容易引发前列腺炎,而且女性还会因为排尿过急出现排尿性晕厥,切记即便尿憋得太多、排尿速度也要放缓进行。

4、双手握拳胸前 保护自己不受冲击

浩浩荡荡的返乡大军遍布各个交通运输场所。专家提醒,在拥挤的环境里,每个旅客都应学会自我保护,特别是要使胸口免受撞击。在人群里,可以试着双手握紧在胸前形成空位,抵挡减缓冲击波的力量。

“人群力量不可小觑,冒险逆流而行可能会导致踩踏事件的发生!”专家表示,在人流太多的地方,大家一定要把握重心站稳避免跌倒,尤其是老人,因为这一跌,有可能造成骨折。

如果摔倒后只是肌肉受伤问题倒是不大,先冷敷24小时后再热敷,或者贴一下药膏即可。但如果当时就觉得疼痛难忍,肌体活动受限,应试着触摸疼痛处有无畸形。

如果上述情形存在,你可能已经骨折,这时千万不要乱动,旁边的人也不要随便搬动,否则造成血管、脊髓被拉扯断裂,那可就不好办了。旁观者可建立一个保护空间避免人群的二次伤害,并即刻拨打120寻求救援。

以上就是关于清明节期间的注意事项介绍,希望可以引起大家重视。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希望大家在休假的同时要注意好自身的安全。

(责任编辑:张玉霞)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推荐热图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专栏图片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