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正如北京大学教授、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玲所比喻的那样:“如果一个鱼池里面几条鱼死了,是鱼的问题,如果这个鱼池里的鱼都死了,可能就得重新来建这个鱼池了。”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重建医疗服务购销的“鱼池”。
成本不足1元的克林霉素磷酸脂注射液,售价超10倍;采购要过四道关,药价的50%竟然都是“公关费”。福建省漳州市近期查处的医疗购销领域腐败窝案中,市直区县73家医院,包括全部22家二级以上医院100%涉案,医生退赃金额达2049万元。
尽管人们对医疗腐败的新闻已不再惊奇,但堂堂一个地级市,市直区县73家医院百分之百涉案,“全军覆没”,漳州医疗腐败窝案还是让公众感到震惊。显然,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个案,而是折射出医疗服务体系的深层次问题。
首当其冲的是招标采购体制。药厂生产的药品到患者手中,要经过四关,先通过招投标进入省级药品集中采购目录,再进入地市级卫生管理部门的药品目录,然后,医院采购该药品,科室医生在诊疗时使用该药品。如此制度设计本意是层层把关,到了现实中却容易沦为层层吃回扣,不但没有降低药价,反而多了权力寻租空间。每一关都要进行公关,雁过拔毛,见者有份,叠加的腐败成本到头来都转嫁到药品身上,直接推动了药价虚高。
对此,相应的制度补漏是必要的。不过,单纯给招标采购体制打补丁,无法从根本上遏制医疗腐败现象,只能陷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恶性循环。正如北京大学教授、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玲所比喻的那样:“如果一个鱼池里面几条鱼死了,是鱼的问题,如果这个鱼池里的鱼都死了,可能就得重新来建这个鱼池了。”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重建医疗服务购销的“鱼池”。
在目前以药养医的情况下,医院垄断了药品80%的销售,药企为了分得这个大蛋糕,势必拼命挤进招标,不计成本地腐蚀拉拢相关部门、医院负责人。我们的近邻日本,也曾经被“以药养医”的问题困扰。1992年,日本政府出台了有效控制药价的政策,将药店从医院剥离,作为独立的行业扶植发展,将医生划入高级技术服务行业,大幅提高诊疗报酬。由于药房之间存在竞争,药品的价格自然就降了下来。同时,医术高超、具备服务精神的医生,被患者预约的次数就会增多,收入随之提高,有效调动了其积极性。
不难想象,如果医院不卖药,还会有腐败窝案吗?
(责任编辑:编辑206)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