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常识 >> 正文
脊髓损伤小科普(二)
- 编辑:
- 更新时间:2014年06月29日

- 脊髓损伤的类型和康复原则
- 脊髓损伤的危害有哪些
- 脊髓损伤病理的变化
- 脊髓损伤基本知识
- 如何诊断鉴别出脊髓损伤
- 脊髓损伤症状特点
- 脊髓损伤并发症
- 胸腰段脊髓损伤根据损伤程度…
- 了解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
1.什么是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什么是完全性脊髓损伤?
不完全损伤:如果发现损伤神经平面以下包括最低位的骶段保留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这种损伤为不完全性损害,骶部感觉包括肛门粘膜皮肤联接处和深部肛门的感觉。运动功能检查是用手指进行肛检,确定肛门外括约肌是否有主动收缩。
完全性损伤:指骶段感觉、运动功能完全消失。
2.从发病情况来看,我国脊髓损伤患者的年龄分布是怎样的?
外伤性脊髓损伤大概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最多。多见于两类人群,一是青壮年,从事体育运动比较多,另一组是50-60岁人群,这部分人大多是因为跌倒导致脊髓损伤。因此,脊髓损伤的年龄跨度从青壮年跳跃到老年,中年相对少,儿童比较少。
3.脊髓损伤发病率是怎么样的?
外伤性脊髓损伤的发病率为百万分之六十左右。总的加起来,文献报告是十万分之六到二十。我国每年新发生七、八万左右的脊髓损伤。加上损伤后平均寿命三十年左右,脊髓损伤患者累计起来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
4.为什么对于脊髓损伤患者要特别强调进行康复治疗?
因为脊髓损伤之后,带来的早期问题是脊柱不稳定,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手术解决这个问题,一旦脊柱稳定之后,由于我们现在促进脊髓神经再生的机会比较少,会遗留有原发性的功能障碍,例如:瘫痪,和继发性的功能障碍,例如:肾脏系统的结石、压疮、关节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生育问题等。
这些都不是简单的通过吃药或者手术能够解决的,而必须通过一定的康复训练,通过改善、代偿和替代的途径,让脊髓损伤患者能够尽可能的恢复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这是非常重要的。
5.脊髓损伤的康复目的?
康复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防或降低脊髓损伤所引起的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关节僵硬和挛缩、体位性低血压、深静脉血栓、精神抑郁的等。并通过装配和使用辅助设施,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日常生活活动和工作、学习娱乐等能力。
6.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一般从什么时候开始?
康复治疗越早越好,临床情况一旦稳定就可以开始,例如脊柱做完手术,不在抢救的过程中,就可以开始,早期的康复过程不是采取很复杂的措施或剧烈的运动,可以预防一些合并症的发生,所以越早越好。
- 上一篇:脊髓损伤小科普(一)
- 下一篇:股骨头坏死能不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