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常识 >> 正文
脊髓损伤基本知识
- 编辑:
- 更新时间:2014年07月10日

- 脊髓损伤的类型和康复原则
- 脊髓损伤的危害有哪些
- 脊髓损伤病理的变化
- 脊髓损伤基本知识
- 如何诊断鉴别出脊髓损伤
- 脊髓损伤症状特点
- 脊髓损伤并发症
- 胸腰段脊髓损伤根据损伤程度…
- 了解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
1、西医病因病理
1).开放性损伤多见于战争时期,多伴有脊椎的损伤,主要见于枪弹、刀刺、爆炸性损伤使刀刃、砸伤、撞伤等直接作用于脊椎,使其发生骨折或脱位,进而使脊髓受到损害,损伤与外力作用的部位一致,损伤程度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可发生于任何脊髓部位,以胸髓最为多见。
2).闭合性损伤多见于和平时期,主要见于车祸伤、坠落伤、运动性扭伤、脊柱扭伤、过重负荷等,使脊柱发生过度伸展、屈曲、扭转,造成脊柱骨折、脱位,脊椎附件的损伤或韧带及脊髓供血血管的损伤,进而造成闭合性损伤。病理上按损伤的轻重可分为脊髓震荡、脊髓挫裂伤、脊髓压迫或横断、椎管内血肿。

脊髓损伤病因
2、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属中医外伤性病证范畴。由于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导致脑气震激,髓窍壅塞不通,阳气不能上达于脑,神明失用,而致肢体失司;或血脉损伤,血溢于脉外,阻塞髓窍,日久筋脉失养而致病
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
1.脊髓震荡
损伤后短暂的功能障碍,表现为弛缓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数分钟、数小时或稍长时间逐渐恢复,直至完全恢复,一般不留后遗症。
2.脊髓挫伤和脊髓受压
临床最常见。伤后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可以是单侧,也可是双侧,双侧多在同一平面。其预后决定于脊髓损伤的程度、受压解除的时间。一般2~4周后逐渐演变为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性锥体束征。胸段脊髓损伤表现为截瘫,颈段损伤表现为四肢瘫,上颈段损伤表现为四肢痉挛性瘫痪,下颈段损伤表现为上肢弛缓性瘫痪,下肢为痉挛性瘫痪。
3.脊髓半切征
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运动和深感觉丧失,对侧肢体的痛觉和温度觉丧失。
4.脊髓断裂
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和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5.脊髓圆锥损伤
成人脊髓终止于第1腰椎体的下缘,当第1腰椎骨折可损伤脊髓圆锥,表现为会阴部皮肤鞍状感觉消失、括约肌功能及性功能障碍,而双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保持正常。
脊髓损伤的临床类型
1、脊髓休克
脊髓休克又称脊髓震荡,损伤后脊髓有暂时性功能抑制,呈弛缓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可为不完全性,常在数小时或数日内逐渐恢复,最后可完全恢复。

脊髓损伤类型
2、脊髓损伤
可以是部分挫裂,也可是完全横断。早期也可呈弛缓性截瘫,损伤平面以下肢体的感觉(痛、温、触觉、位置觉)、运动和反射(包括深饯反射)完全或部分丧失。骨折脱位的移位、小骨折片、突出的椎间盘及硬膜外血肿等可造成脊髓受压,若及时解除压迫,可促使脊髓功能部分或全部钮复。胸至腰之间的脊髓损伤有时可合并有神经根的损伤。
3、马尾损伤
主要由腰部以下的锥体骨折或脱位引起,可导致患者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消失。
- 上一篇:如何诊断鉴别出脊髓损伤
- 下一篇:脊髓损伤病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