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偏瘫>> 偏瘫常识 >> 正文
偏瘫现代康复
- 编辑:
- 更新时间:2014年06月30日

偏瘫是一个综合征,最多见于脑血管病,其次为脑外伤、脑肿瘤及脑手术等。病人一侧肢体运动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国外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展了脑卒中偏瘫的康复研究。在脑卒中偏瘫的评价和治疗方面取得的功绩,被认为是现代康复医学的历史性功绩之一。80年代引进我国。
现代康复医学理论认为,高度分化的神经细胞虽然没有再生能力,但功能可以重新组建。根据神经生理学及神经发育学原理,采用抑制、促通技术,可以使失去的功能重新建立。
那么,患了偏瘫怎么办呢?首先要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搬动,经头部CT确定是出血还是缺血后,立即给予药物治疗,以减少脑细胞的继发损害,促进病理过程的恢复和侧枝循环的形成。另外就是要充分发挥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重组作用。一般在脑出血后一周,脑梗塞后第二天,只要病人清醒、生命指征平稳,就可以介入康复。
如:良肢位的设计,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床上翻身、移动、搭桥、坐起以及坐位平衡、起立、立位平衡、步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等。
以上训练需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恰当的康复可避免误用综合征、过用综合征和废用综合征的发生。同时配合作业、语言、心理以及传统康复手段(针灸、按摩等),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潜能,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