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肌萎缩>> 肌萎缩常识 >> 正文
哪些疾病可以引起肌肉萎缩?
- 编辑:
- 更新时间:2014年07月01日

- 进行性肌肉的危害
- 肌萎缩的诊断要点
- 腓骨肌肉萎缩症患者症状分型
- 由运动神经元病引起的肌肉萎…
- 肌肉萎缩的体格检查简单介绍
- 自我检测肌肉萎缩程度的方法
- 自我检测肌肉是否萎缩的方法
- 面瘫与面部肌肉萎缩的不同
- 肌肉萎缩的诊断标准
常见神经肌肉疾病可引起肌萎缩、肌无力包括运动神经元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多发性感染性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腓骨肌萎缩、多发性(皮)肌炎、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外伤或手术等引起的神经受损或周围神经疾病、小儿麻痹后遗症、偏侧面肌萎缩症、硬皮病以及多种肌病等都会导致肌肉萎缩。
除常见多种神经肌肉系统疾病会引起肌肉萎缩、肌无力外,代谢性肌病、脂质积累或糖元累积肌病、强直性肌病以及小儿麻痹后遗症、脊髓炎后遗症、周期性麻痹以及大量饮酒、长期固定姿势工作、如驾驶、打字等都可能引起肌肉萎缩、无力。
疾病虽分类复杂、病因各异,但症状相似或相同,中医辩证以脾胃气虚、气血两虚、肝肾亏虚、脾肾阳虚和痰瘀痹阻等型多见,因此治疗该类疾病以健脾益气、补气养血、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为主,通过内服外治从而达到健脾生肌,养血通痹的目的,临床观察取得良好疗效。
相关链接
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肌营养不良症、运动神经元病、多发性肌炎、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等疾病都是引发肌肉萎缩的常见疾病。
1.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患病者以儿童多见,多伴有骨骼肌发育异常。一般发病后几小时至几日可出现受累肌肉的瘫痪,几日至几周出现肌肉萎缩萎缩。
2.肌营养不良症: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组由遗传因素所致的肌肉变性疾病,表现为不同程度分布和进行速度的骨骼肌无力和萎缩。
3.运动神经元病:中年后起病,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肌萎缩、肌无力、肌束颤动或锥体束征受累,而感觉系统正常引起肌肉萎缩的疾病有进行性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
4.多发性肌炎:是一组以骨骼肌弥漫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四肢近端颈部咽部的肌肉无力和压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肌肉萎缩,伴有皮肤炎症者称皮肌炎;伴有红斑狼疮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其他免疫性疾病者,称多发性肌炎重叠综合征。
5.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常见于20岁~40岁男性,常在饱餐激动剧烈运动后,夜间醒后或清晨起床时等情况下发病出现四肢和躯干肌的无力或瘫痪一般不影响脑神经支配的肌肉。
- 上一篇:如何早期发现肌萎缩呢?
- 下一篇:概述Eaton-Lambert氏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