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肌萎缩>> 肌萎缩常识 >> 正文
改善废用性肌萎缩肌肉功能方法的综述
- 编辑:
- 更新时间:2014年07月02日

- 进行性肌肉的危害
- 肌萎缩的诊断要点
- 腓骨肌肉萎缩症患者症状分型
- 由运动神经元病引起的肌肉萎…
- 肌肉萎缩的体格检查简单介绍
- 自我检测肌肉萎缩程度的方法
- 自我检测肌肉是否萎缩的方法
- 面瘫与面部肌肉萎缩的不同
- 肌肉萎缩的诊断标准
治疗废用性肌萎缩的方法大体上说有两种,一是运动疗法,二是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综述如下,运动及功能训练:适宜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的有氧代谢能力,加速肌梭及梭内肌纤维形态和ATP酶含量的恢复,促进肌纤维类型的转变,提高肌肉氧化能力,改善血液供应。实验证明,功能锻炼不仅可有效的防治废用性肌萎缩的发生,而且还能促进废用后萎缩肌肉的恢复,目前较常用的方法主要是用于增强肌肉的锻炼.
训练方式主要有
(1)耐力训练,耐力训练可以通过增加肌肉的线粒体、氧化酶活性及毛细血管的数量而增强肌纤维的氧化能力。
(2)抗阻力训练,可以通过促使肌纤维类型发生转变而增强肌力,促进肌萎缩的恢复。
(3)被动运动训练,利用物理装置或人工手法被动牵张受损的骨骼肌,可促进肌肉合成或抑制分解。
物理疗法综述:
物理治疗是临床上预防和治疗废用性骨骼肌萎缩的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手段,有多种物理治疗方法可以促进萎缩肌肉功能的恢复,目前在临床上常见的有低中频电刺激治疗、传统中医的针灸治疗,拔火罐治疗以及热疗等。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提高萎缩骨骼肌的湿重、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强肌蛋白合成,抑制分解,增加骨骼肌供血,稳定肌纤维类型,从而有效的改善萎缩骨骼肌的形态和功能。
(1)电刺激疗法:电刺激可以促使萎缩肌肉发生等长收缩,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维持肌肉正常的张力和肌紧张,通常的电刺激多为低中频电刺激。
(2)温热疗法:通过提高机体的温度或者局部骨骼肌的温度诱导热休克蛋白的表达,提高骨骼肌质量和蛋白含量。
(3)针灸拔罐疗法: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废用性肌萎缩的治疗方面有独到的特色和优势。
(4)电脑中频治疗法:李金星等人的研究表明电脑中频对改善及营养、恢复肌力,恢复功能疗效显著,比传统的针灸疗法更优越。
药物也可以治疗废用性肌萎缩,目前研究治疗肌萎缩的药物有:
(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抗氧化剂维生素E;
(3)抗氧化剂维生素E;
(4)肌酸;
(5)生长激素GH;
(6)糖皮质激素抑制剂;
(7)促肾上腺激素释放因子2受体激活剂;
(8)登奎诺龙;
(9)盐酸克伦特罗;
中药类
(1)人身复方和丹黄合剂;
(2)复方健肌I、II号;
(3)丹黄钙合剂与参川熟合剂;
(4)银杏叶提取物EGb761;
(5)肌萎灵注射剂等等。
大量的研究表明废用性肌萎缩可以预防和治疗,但是想要得到较好的治疗或功能恢复的程度更好一些,就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和因人而异的特征做具体的康复方案和处方。在肢体或肌肉制动的情况下要早做康复治疗,及时的预防萎缩和肌肉的废用性失用。
- 上一篇:肌萎缩注意常识
- 下一篇:肌萎缩久治不愈会有哪些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