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的诊断治疗
- 编辑:
- 更新时间:2014年07月09日

- 喝葡萄酒有助于治疗肌萎缩
- 儿童预防股骨头坏死
-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
- 截瘫是怎么得的呢?
- 护士打针使得病人瘫痪
- Octapharma公司的II/III期复…
- 研究称维生素D可缓解多发性…
- 口服避孕药增加多发性硬化风险
- 英研究员发现他汀类药物或对…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受多种致病因素影响,病理特征为脊髓内形成管状空腔,并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缓慢进行的脊髓病变。脊髓空洞症临床表现如下。
1.发病缓慢,病程数月至数年。
2.早期表现为上肢及躯F部多节段分离性感觉障碍,即痛温觉消失,深感觉、触觉存在。
3.后期表现为肌肉萎缩、肌力和肌张力低下,肌肉、皮肤营养障碍等。
4.锥体束征阳性,表现为肢体痉挛性瘫痪及不对称性感觉障碍。
影像诊断:
1.枕颈部及脊柱x线片,了解是否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脊椎侧凸及椎管扩大。
2.cT扫描,脊髓横切面显示脊髓灰质内有不规则低密度灶排除占位性病变。
3.MRI,T2wI脊髓空洞高信号影,可同时判断空洞的形态和类型。
鉴别诊断:
1.髓内肿瘤,室管膜瘤与脊髓空洞关系密切。临床上鉴别困难,但髓内肿瘤较早发生脊髓受压或供血障碍而出现脊髓横贯性损害征。影像学可明确诊断。
2.脊髓型颈椎病,极少表现为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3.运动神经元病,小肌肉萎缩为主。
治疗:
1.一般治疗:给予维生素B(B1、B2、B12)、维生素E、弥可宝、三磷酸腺苷(ATP)、辅酶A等神经营养药物。
2.手术治疗:如同对其病因缺乏统一认识一样,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治疗目前也缺乏公认统一的方式,在治疗上也只能对症治疗,无法从根源治愈脊髓空洞症。手术后,大多数患者空洞缩小,手术近期疗效较明显;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并通过定期观察空洞及脊髓变化,结果发现大部分患者术后后期又出现空洞增大,症状加重。
3.传统疗法:针灸治疗。
- 上一篇:20岁女生脊髓中惊现8厘米长空洞——随时…
- 下一篇:脊髓空洞症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