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原因

文章简介:便秘(constipation)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粪便量少且干结时称为便秘。但有少数人平素一贯是2~3天才大便1次,且大便性状正常,此种情况不应认为是便秘;对同一人而言,如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变为2天以上或更长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粪便量少且干结时称为便秘。但有少数人平素一贯是2~3天才大便1次,且大便性状正常,此种情况不应认为是便秘;对同一人而言,如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变为2天以上或更长时间始大便1次时,应视为便秘。对便秘患者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寻找发生便秘的原因。

便秘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很多疾病都可能出现便秘,生活习惯不良也容易引起便秘,便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 饮食因素;

如果饮食量少且精细,粗纤维食物少,形成粪便的时间长,水分大部分被吸收,故粪便干燥而排出困难。

2. 排便习惯不良,没有定时排便的习惯

经常因工作繁忙、出差、生活不规律,即使有便意,但因周围环境不允许则强忍便意,久之使直肠对粪便压力的感受性降低,造成缺乏便意,这也往往是便秘患者的最常见的主诉之一。有人蹲厕时看书看报,这样不利于排便反射的连续进行,使排便时间过长。

3. 年老体弱、久病卧床之人,由于协助排便的诸多肌肉收缩力减弱,粪便虽不干,但排出困难。中老年女性,由于会阴松弛,在排便时腹压增高,使直肠前壁容易向前突出,排便时压力朝向阴道方向而不朝向肛门,粪便积存在前突内而造成出口梗阻。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肛门处梗阻感,排便时肛门压力分散,排空不全,部分病人需用手在肛门周围或阴道内加压,甚至需将手插入肛内协助排便,也有人用手纸卷或肥皂条塞入肛门协助排便,部分病人还伴有便血、肛门疼痛等。

4. 肠道的病变。

结直肠癌肿,慢性增生性肠道炎症,手术后肠粘连等都可使肠腔狭窄,粪便排出困难。肠道病变引起的便秘,都有肠道病的一些表现,如结直肠癌的表现除便秘外还会有黏液血便,有大便不尽感。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有腹痛及便秘腹泻交替出现的情况。便秘时排出的大便硬如羊粪状。术后肠粘连可随病情发展,便秘有逐渐加重的表现。

5. 神经系统的病变

脑肿瘤,帕金森氏病,骶神经或脊髓损伤,脊髓肿瘤,多发性硬化等都会导致神经传导障碍,引起排便困难。

6. 大肠运动异常引起。

如肠易激综合症,其中之一型叫痉挛性便秘,即以下腹部,尤其是左下腹部疼痛和便秘为突出症状,也有的表现为: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如小儿出生后有便秘,以后便秘迅速加重,并伴有腹胀者应考虑为先天性巨结肠的可能性(先天性神经细胞缺乏症)。

7. 内分泌紊乱与代谢性疾病都会引起便秘。

脑垂体机能不全、甲状腺机能低下症、糖尿病等内分泌紊乱性疾病,高钙血症、脱水、铅中毒、嗜铬细胞瘤等也都常常引起便秘。妊娠后期,由于黄体酮的作用,使平滑肌动力减低也可导致便秘。

8. 药物性便秘

应用可待因、抗抑郁药、铁剂、抗胆碱类药物,这些药物会影响肠蠕动而引起便秘。长期服泻剂,会使直肠对粪便刺激的感受性降低,产生药物依赖性,一旦停药,则会引起便秘。

便秘患者应去医院全面检查一下,查找引起便秘的原因。如是肠道器质性病变,尚需手术治疗,如是肠道功能性病变,也需中医辨证论治,内服中药,配合针灸、按摩的方法才能治愈。多吃蔬菜、多喝水仅仅用于便秘的预防,或者说是便秘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出现便秘应及时调整,及时检查。我曾遇一70岁老太太因便秘一个月,经检查发现是结肠癌,及时进行了手术治疗。

大多数人通过中医治疗便秘症状会缓解,再配合饮食疗法,加强锻炼,避免久坐久立久卧,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心情舒畅,就会使大便通畅。

(责任编辑:李德亮)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推荐热图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专栏图片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