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与慈善“相互成全”

文章简介:明星与慈善“相互成全”。上榜理由:从中国首位预防艾滋宣传员到抗艾禁毒、无偿献血宣传大使,濮存昕早已是名副其实的演艺界公益家。

:是什么触动你参与到公益事业中?

李冰冰:当时我想着既然当了大使我肯定得干点什么,就去找了很多资料来看,我记得看到说每年中国的酒店光一次性用品使用有上千亿个,我目瞪口呆。后来就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环保生活习惯,比如我去酒店从来不用酒店的一次性东西,连浴巾我都不用,我都是自己带拖鞋、牙刷、浴帽。不仅我自己要做到,我呼吁更多的公众参与到环保节能的生活中来,做久了我都给自己洗脑了。

新京报:您觉得,作为一名公益人,需要具备怎样的素养?

李冰冰: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坚持,执著。环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得长期坚持才能有效果。 新京报记者 李禹潼

【对话2】

许戈辉 公益不专属富人

2013年,凤凰卫视大型公益栏目《公益中国》开播,许戈辉在主持同时,发起支持草根NGO的“发现新公益”活动,为公众呈现了一个新公益项目从征集、评选到落地执行的全过程。

新京报:做公益类的电视节目,会担心别人说是作秀吗?

许戈辉:我很早就接触公益类的电视节目。2013年初,《公益中国》栏目开播。我相信公益带来的回报,远远比作秀带来的回报要大得多。

新京报:最早开始关注公益,是在什么时候?是什么触动您参与到公益事业中?

许戈辉:我从90年代就开始为四川大熊猫捐款,认养了“贝贝经理”。有很多明星都上过《名人面对面》,他们给了我很多的触动,比如韩红。韩红自己都说,一度很浮躁,是公益让她踏实下来,心变得宁静。李连杰曾三次上《名人》,第一次是谈好莱坞;第二次是谈印尼海啸对他人生观的冲击;第三次他一脸沧桑和疲惫,鬓角都有些白了,那个时候的他在忙着壹基金。是因为公益让他们接触到最需要帮助、最朴实的那类人;同时公益也让他们接触到最无私的那类人。当接触到这两类人的时候,心灵自然会得到一种净化。

新京报:您觉得名人从事公益有什么优势,对公益事业有什么影响?

许戈辉:名人做公益,在传播效果、影响力方面有一些优势,但公益绝对不是专属富人、名人,公益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李连杰有一句话“一亿元不算多,一块钱不算少”,这是对普通人如何参与公益最好的阐释。(原标题:明星与慈善“相互成全”)

(责任编辑:晓靓)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推荐热图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专栏图片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