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瘫中医综合治疗:太极康复训练体系
- 编辑:
- 更新时间:2014年02月14日
- 李氏血府逐瘀汤简介
- “太白七药”治疗截瘫病的应…
- 截瘫中医综合治疗 益肾通督…
- 截瘫中医综合治疗 脑中枢平…
- 截瘫中医综合治疗:太极康复…
- 中医三位一体疗法
- 三位一体疗法
- 李氏针灸止痛穴位疗法
- 李氏脉气穴位针灸法
通过所介绍截瘫综合中医治疗科学系统时候自己疗法的医治,截瘫患者的症状一般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减轻,甚至重新站起来。但是患者由于肌肉萎缩、长期感知觉丧失、活动能力丧失等,即使能够站起来,这些功能仍然会在一定时期内处于“休眠”状态,要将它们彻底激活,就需要进行一个完善、严格、系统、长期的康复训练,才有利于最终康复。
为了帮助截瘫患者在康复阶段逐渐增强体质、体能,减少并发症,增加患部的血液循环,改善机体内部的“气”动,促进康复,特色研发出了一套太极康复训练体系。
在介绍这套太极康复训练体系之前,有必要先说一说传统的截瘫康复训练。
传统的截瘫康复训练措施主要有:翻身训练、坐起和坐位平衡训练、支撑和减压与床上移动训练、转移和轮椅训练、站立训练、行走训练等等,这些康复训练当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些康复的作用,但都存在明显的缺陷,它们只注重对身体的训练,只做“外动”,也就是“形动”,而忽略了“内动”,即“意动”、“气动”的存在及作用。
专家则从“内动健身思想”出发,结合我国传统运动项目太极拳,打造出了一套针对截瘫患者的“太极康复训练法”,实现了“练意、练身、练行”三联立体化运动,特别强调意念的运用,是在特定的意、气活动支配下的整体协调性螺旋运动,换句话说,就是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复合感觉的刺激下,配合太极拳特有的呼吸方式,使身体较强的部位带动身体较弱的部位运动,以正常肌群带动瘫痪肌群的运动,可明显改善截瘫患者的整体功能,对截瘫病人的康复训练效果极佳。
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这种太极康复训练体系的具体构成:
1. 太极“意动”训练法
“意动”,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运动想象,即在内心进行模拟训练,却不付诸身体上的实际运动。在医学上,有一个“心理神经肌肉理论”,它认为每个人大脑中都储存有进行运动的“流程图”,“意动”同实际运动一样,也可以强化、完善人脑内的“流程图”。这可谓是“意动”的理论基础。
就截瘫患者而言,通过“意动,可以使受损部位的运动传导路径重新建立,当患者动用意念时,相应部位的脑电活动会增强、泛化,“意动”持续进行下去,就能使中枢突触增强或得以重建,实现神经系统的重新组合。
“意动”和实际运动一样,也可促进大脑通过脊髓向肢体传递神经冲动,这种刺激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2.太极“气动”训练法
这种呼吸运动,柔和了太极拳缓、细、匀、长的腹式呼吸方式,能够加大膈肌运动幅度,提高肺活量,减少残气量,有利于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提高血氧含量,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肺内感染。
膈肌运动幅度的增加还可提高腹腔内韧带张力,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截瘫患者排便、排尿功能的恢复。另外,当截瘫患者发生肌肉痉挛时,缓、细、匀、长的呼吸方式也可以降低截瘫患者的低肌张力,使肌肉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缓解痉挛症状,增强截瘫患者的肢体控制能力。
3.太极“形动”训练法
“形动”,是指在意、气控制下的和谐张力性训练,是一种内劲训练,借助这种练习,可明显提高截瘫患者各种功能体位的姿势控制能力。
总体而言,“太极康复训练法”就是一种将意、气、形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整体综合运动,是大脑支配下的主动运动,能够促进患者的正常运动模式,抑制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提高运动控制能力,挖掘截瘫患者的内部潜力,并将之转化为克服障碍的能力,以提高患者的整体功能水平。
专家的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了太极康复训练体系是一种有效的康复训练疗法,能明显提高截瘫患者的运动、感觉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临床曾做过一项实验,将经过医院多年时间太极康复训练法训练的十名截瘫患者,同其他医疗机构通过传统康复训练的十名患者做了一项对比,结果显示,无论是在运动指数、感觉指数,还是在巴氏指数(康复医学常用的特色衡量指数)上,经过太极平衡训练的患者得分都要高于其他采用传统康复训练的患者,这就进一步说明了太极康复训练系统能够更好地提高截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温馨提醒:总之一句话,太极康复训练法就是要通过系统化的训练方式恢复瘫痪部位与中枢神经之间的联系、恢复各受损肌体部位的功能,使截瘫患者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康复,能够真的站起来。
- 上一篇:中医三位一体疗法
- 下一篇:截瘫中医综合治疗 脑中枢平衡治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