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率下降30%是怎么算出来的

文章简介:接种率下降30%是怎么算出来的?1月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多地多名婴儿疑似接种乙肝疫苗致死事件”做出初步调查结论:死亡与接种疫苗无关。该结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长对疫苗的焦虑。

1月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多地多名婴儿疑似接种乙肝疫苗致死事件”做出初步调查结论:死亡与接种疫苗无关。该结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长对疫苗的焦虑。

但就在当天的新闻通报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医师王华庆介绍,十省份的免疫规划内疫苗接种率应急监测显示,最近一个月,乙肝疫苗的接种率下降了30%左右,其他疫苗的接种率则平均下滑15%。

于是,题为“10省乙肝疫苗接种率下降近30%”的消息登上了某卫生行业大报的头条。看到这条消息,有人痛心疾首地说:“又是你们这帮媒体混淆视听,贻害社会,造成如今集体拒接种的恶果。”似乎之前集中发生的婴儿死亡事件,媒体不报道才是对的。

其实,公众质疑疫苗要讲科学,政府部门澄清也得讲科学。但上述“接种率下降30%”的说法难说是科学的,而且易被误读。

很明显,“接种率下降30%”的说法含义含糊,究竟是指同比去年同期的数据,还是环比上个月的数据,有关方面并没有说清楚。

不妨回溯事件发生过程:去年12月22日,媒体披露,先后有4名婴儿在注射乙肝疫苗后死亡;12月24日,疑似因疫苗致死人数上升为8人,社会关注度进一步提升。从事件被媒体广泛报道,导致家长有可能受到影响而拒种疫苗,到今年1月3日,满打满算不过十来天。“接种率下降30%”是怎么统计出来的?又是对比什么数据得出下降了30%的结论?还应注意到,乙肝疫苗首针是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接种的,我不知道家长如何能拒绝接种?

对此,希望疾控中心及时澄清统计数据的来源,不能听任这个耸动的数字暗示媒体报道破坏了国家的免疫制度。

笔者想到10年前的一桩公共卫生事件。2003年10月1日,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强制婚检被取消。该举措触动了卫生部门的利益。很快,取消婚检导致“恶果”的消息就出现了。2004年9月,河北省石家庄市调查发现,当年1至7月份全市城区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发病率为15.68/万人,比2003年全年的1.36/万人上升了十余倍。受原卫生部委托起草“孕前保健草案”的北京大学生育保健研究所所长李竹教授对此解释称:“在对该地区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取消婚检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这在当年是个大笑话,因为专家忘了一个常识:十月怀胎。2004年1至7月份新生儿的发病率虽飙升十倍,但孩子肯定都是在2003年10月取消强制婚检前怀上的,跟取消婚检没有任何关系。

(责任编辑:晓靓)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推荐热图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专栏图片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