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健康提示:最初的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为6点随机或系统活检“随机”是指穿刺前列腺组织时没有明确部位,“系统”指穿刺6点部位明确。近些年,在最初穿刺方案的基础上做了多次修改,总的来说,穿刺部位越多,癌症的诊断率越高。
最初的超声引导前列腺癌穿刺为6点随机或系统活检“随机”是指穿刺前列腺组织时没有明确部位,“系统”指穿刺6点部位明确。近些年,在最初穿刺方案的基础上做了多次修改,总的来说,穿刺部位越多,癌症的诊断率越高。因此,我们必须假设穿刺针数越多,癌症发现率就越高,但也要接受不能完全发现所有癌症这个现实。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应当针对每个患者选择最适当的穿刺针数而最大限度地发现临床有意义癌。
“临床有意义癌”是问题的关键,我们能获取的决定其是否有临床意义的信息很有限。Stamey等,收集了139例确诊为膀脆癌但不确定是否有前列腺癌的患者,在膀胧前列腺切除术后检查了前列腺标本。其中,发现前列腺癌55例(40%);通过形态测定法确定肿瘤体积鼓大者。55例中有11例体积较大(,片139例的7.9%)。这些肿瘤体积从0.5一6.1m!不等,占据了所有前列腺癌患者的20%,其中体积>0.5m1的肿瘤占8%,研究人员将这些考虑为“临床有意义癌症”。
Epstein等,对一些前列腺切除术后的患者研究发现,体积< 0.2m1的肿瘤超过5年时都不会向包膜外侵犯和进展,而体积在0.2一0.5m1之间的有13%出现了包膜外侵犯和进展,因此认为体积过小的肿瘤无临床意义。Crawford等定义临床无意义肿瘤为体积<0.25m1且Gleason评分<7的肿瘤。
Vashi等通过肿瘤大小、患者年龄和肿瘤倍增时间来决定有无临床意义。这的确是一个直观的过程,但是很容易造成混淆,因为肿瘤的倍增时间和患者的预期寿命并不确定,当倍增时间为3一6年时被考虑为有意义肿瘤。Bostwick等做了一项研究发现肿瘤体积为5ml时,转移的可能性为10%, 13ml为50%, 20ml为87%。根据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的假设和寿命表来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危及生命的肿瘤体积:
Vo=vd LE/DT=20ml/2 LE/DTVo为诊断时危及生命的肿瘤体积,Vd为死亡时肿瘤体积,LE为预期寿命,DT为肿瘤倍增时间。
以此得出危及生命的肿瘤体积是从50岁的0.05ml倍增时间为3年到75岁的6.7ml时间为6年不等。在前列腺癌的基础上,计算了活检所需的穿刺针数以求达到90%的肿瘤筛查率。最终得出穿刺的数量取决于前列腺的体积、患者年龄和每个年龄组中危及生命的肿瘤体积,即从2针(75岁体积1Oml)到23针(50岁体积30m1)不等。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详情]
08年元月份因咽食有疼痛感,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晚期,手术不久后发现有转移现象,再次经放化疗治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