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健康提示: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故亦称支气管肺癌。患者在确诊患上肺癌后,盲目的求医问*,耽误了病情的及时治疗。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故亦称支气管肺癌。患者在确诊患上肺癌后,盲目的求医问药,耽误了病情的及时治疗。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治疗误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误区一:能缓解部分疼痛即可
临床上对肺癌患者疼痛进行镇痛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疼痛,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让肺癌患者在不痛的状况下睡眠,这是对肺癌患者镇痛治疗的最低标准。理想的镇痛治疗目的是让肺癌患者在不痛的状况下休息、活动、工作,绝不能满足于肺癌患者疼痛部分缓解,必须追求疼痛完全消除。
如果等到疼痛剧烈时使用镇痛药,患者就要遭受疼痛的折磨。如果长期得不到镇痛治疗,肺癌患者容易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痛觉过敏和异常疼痛等难治性疼痛,因此,不宜等到疼痛剧烈时使用镇痛药。
误区二:阿片类药只宜对晚期肺癌患者使用最大耐受量
临床实践证明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少数肺癌患者镇痛治疗需要高剂量,药理实验提示,阿片类镇痛药无封顶效应,只要疼痛加剧,就可增加阿片类药的用量提高镇痛治疗的效果。
对于任何重度疼痛的患者,无论肺癌临床分期早晚,预计生存时间长短,只要镇痛治疗需要,都应及时使用最大耐受量阿片类镇痛药,而不能仅对即将死亡的晚期肺癌患者使用最大耐受量。
误区三:阿片类药出现不良反应就停用
临床实践证明阿片类药的不良反应除便秘外的大多数人是暂时性的,也是可以耐受的,因此,一见不良反应出现就立即停止使用阿片类药的作法不可取。
误区四:阿片类药一旦使用就无法停用
在医疗实践中只要肺癌患者疼痛病因得到控制,疼痛消除,随时可以停用阿片类镇痛药。当吗啡日用量为30~60mg时,突然停药一般不会发生意外,对长期大量用药的患者逐渐减量停药也不会发生意外,逐渐减量停药的具体做法为。
在最初的两天内减量25%~50%继后每两天减量25%,直至日用量为30~60mg时停药,在逐渐减量过程中,应观察肺癌患者有无疼痛症状出现,若出现疼痛症状且评分大于4应进一步缓慢减量,避免停药太快出现疼痛症状及戒断症状。
以上有关肺癌治疗的误区的内容介绍,相信大家已有所了解。如您还想了解更多的癌症知识,请关注995健康网其它栏目。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详情]
08年元月份因咽食有疼痛感,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晚期,手术不久后发现有转移现象,再次经放化疗治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