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健康提示:子宫癌在放射治疗时,相邻正常组织器官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照射,产生一些子宫癌放疗后的并发症。子宫癌放射治疗中,最易出现皮肤黏膜反应的部位是外阴部皮肤黏膜,阴道、直肠及膀胱黏膜,需要引起子宫癌患者的注意。
子宫癌在放射治疗时相邻正常组织器官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照射
产生一些子宫癌放疗后的并发症
子宫癌放射治疗中
最易出现皮肤黏膜反应的部位是外阴部皮肤黏膜
阴道、直肠及膀胱黏膜
需要引起子宫癌患者的注意
根据正常组织放射性并发症出现的时间将子宫癌放疗后的并发症分为急性、亚急性和迟发性并发症三类
急性放射性并发症出现在放射治疗期间
亚急性并发症出现在放射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
迟发性并发症发生在放射治疗结束3个月后
一、急性放疗并发症
1.胃肠道反应: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持续约1周后症状多逐渐减轻或消失
2.骨髓抑制:放疗所致的血细胞减少主要是白细胞减少其次是血小板减少和红细胞减少
3.放射性皮炎:皮肤反应分为轻、中、重度轻度反应为干性皮炎
表现为照射区皮肤潮红、充血、色素沉着、干性脱皮反应、局部瘙痒
中度反应为湿性皮炎
表现为干性皮炎区出现炎性渗出液、糜烂样变及结痂
局部灼痛
重度反应为皮肤溃疡
子宫颈癌放射治疗皮肤反应常出现于外阴部、腹股沟区、骶尾部等潮湿及皱折皮肤、黏膜处
4.放射性阴道炎:放射性阴道炎早期表现为黏膜潮红分泌物增多
合并局部感染的机会增多
放射治疗结束后l一3个月出现阴道部分粘连及闭锁
继后出现阴道黏膜苍白、萎缩
阴道狭小
二、亚急性放疗并发症
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的常见病变部位是直肠和乙状结肠放射性肠炎可分为三度:轻度反应为肠黏膜轻度变化
症状较轻
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
稀便
便带血或黏液
里急后重感
中度反应为肠黏膜出现溃疡、坏死
或肠道中度狭窄
患者的症状较前加重
便血量增加
可能出现排便困难及腹痛
重度反应为肠道出现严重狭窄
瘘管形成
患者可表现为肠梗阻或肠瘘
轻度放射性肠炎可出现于放射治疗期及放射治疗后
中、重度肠炎多出现于放射治疗后3个月至2年内
三、迟发性放疗并发症
1.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膀胱炎常于放射治疗结束后2年甚至放射治疗结束后30年发病
与低剂量率腔内放射治疗相比较
高剂量率放射治疗的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相对较高
放射性膀胱炎分为轻、中、重度
轻度:黏膜变化较轻
症状轻
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
镜下血尿
中度:黏膜溃疡、出血及坏死
患者可表现为肉眼血尿
尿路刺激征加重
下腹坠胀疼痛
有时可表现为排尿困难
重度:痿管形成
2.骨骼的改变:主要是在体外照射的区域内的骨盆及股骨上段部分常见并发症有骨盆放射性骨炎
导致骨质硬化及骨质疏松
甚至造成骨坏死或病理性骨折
以股骨颈骨折为主
须与骨转移鉴别
3.放射后发生恶性肿瘤:子宫颈癌放疗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为0.12%~2.75%以子宫体恶性肿瘤最多
其次为直肠癌、膀胱癌、卵巢癌等
平均潜伏期为14年
放疗对治疗子宫癌是有一定的疗效但是患者们也应清楚的认识到放疗带来的并发症后果
并及时采取治疗、护理措施
放疗后如果结合及时细胞免疫治疗
可有效防止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细胞免疫治疗还可激活全身免疫系统
控制肿瘤的发生发展
增强机体免疫力
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生活质量
最大限度的延长生存期
★★★肿瘤康复交流网、中医肿瘤医院、癌症治疗方法-专业、权威★★★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我院专家对肿瘤、癌症相关知识的介绍为了方便患者及有需要的朋友更好的了解相关信息
我院特别开设专家在线咨询服务
由权威专家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
根据病情给予专业的个性化的指导意见
提供专业治疗方案
并为您的病情保密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详情]
08年元月份因咽食有疼痛感,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晚期,手术不久后发现有转移现象,再次经放化疗治疗...[详细]
全国咨询电话:0311-85666133
河北现代医学研究所 全国咨询电话:0311-85666133
人体健康加油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