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常识 >> 正文
新生儿脊髓损伤后遗症的表现
- 编辑:
- 更新时间:2012年05月25日

- 脊髓损伤的类型和康复原则
- 脊髓损伤的危害有哪些
- 脊髓损伤病理的变化
- 脊髓损伤基本知识
- 如何诊断鉴别出脊髓损伤
- 脊髓损伤症状特点
- 脊髓损伤并发症
- 胸腰段脊髓损伤根据损伤程度…
- 了解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
脊髓损伤后遗症,是指脊髓损伤后,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常见的后遗症症状为瘫痪和四肢瘫等。那么,新生儿脊髓损伤后遗症更要准妈妈的注意了,孩子是处于长身体间断各个器官还没有发育完善。如果患有此病会严重危害孩子的健康及成长过程。准妈妈的一定要高度重视孩子的成长,您的每一份“爱”便是成就孩子的未来!
新生儿脊髓损伤后遗症的发病按照年龄来区分,本病与病人年龄很有关系,而且常伴有明显的骨与软组织改变。在婴儿及年幼儿童,由于生物力学的原因、骨及软组织的成分原因、脊椎关节面方向及头颅与躯干比例不称等,其枕颈交界出最易出现受损,从而引起脊髓损伤后遗症。而老年人由于退行性改变及缺乏柔韧性,很易使受伤邻近的脊髓受损,引发脊髓损伤后遗症。
新生儿脊髓损伤后遗症的表现有:
1、脊髓休克:脊髓受损后损伤平面之下完全性迟缓性瘫痪,各种反射、感觉及括约肌功能消失,数小时内开始恢复,2-4周完全恢复。在教严重的损伤也有脊髓休克的过程,一般在3-6周后才逐渐出现受损水平以下的脊髓功能活动。在脊髓休克期很难判断脊髓受损是功能性的还是器质性的。但手上当时或者数小时内基友完全性的感觉丧失,特别是肢体瘫痪伴有震动决的丧失,提示有器质性损伤。脊髓休克时间越长,说明脊髓损伤越严重。
2、感觉障碍:脊髓完全损伤者受损平面以下各种感觉均丧失:部分损伤者视受损程度不同而保留有部分感觉。
3、运动功能:在脊髓休克期过后,受损平面以下的运动功能仍完全消失,但肌张力高,反射亢进:部分损伤者则在休克期过后逐步出现部分肌肉的自主活动。脊髓损伤后出现受损阶段支配肌肉的松弛、萎缩及腱反射消失等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体征时,有定位诊断的意义。
4、反射活动:休克期过后,受损平面以下肢体反射由消失逐渐转为亢进,张力有迟缓转为痉挛。脊髓完全性损伤后为屈性截瘫,部分顺势呈现出伸性截瘫。有时刺激下肢可引起不可抑制的屈伸与拍年,叫总体反射。
5、膀胱功能:脊髓休克期为无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脊髓休克逐渐恢复后表现为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和间歇性尿失禁:脊髓恢复到反射出现时,刺激皮肤会出现不自主的反射性排尿,晚期表现为挛缩性神经源性膀胱。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常可出现阴茎异常勃起,Horner综合征,麻痹性肠梗阻、受损平面以下皮肤不出汗及高热等。
7、典型综合征:有部分病人脊髓损伤后遗症有特定的表现或综合征,最典型的如脊髓半切综合征,又名Brown-Sequard征。
- 上一篇:脊髓损伤患者能康复吗
- 下一篇:脊髓损伤后发生痉挛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