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有哪些临床表现及分型?
- 编辑:
- 更新时间:2012年06月16日

- 喝葡萄酒有助于治疗肌萎缩
- 儿童预防股骨头坏死
-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
- 截瘫是怎么得的呢?
- 护士打针使得病人瘫痪
- Octapharma公司的II/III期复…
- 研究称维生素D可缓解多发性…
- 口服避孕药增加多发性硬化风险
- 英研究员发现他汀类药物或对…
关于重症肌无力的分型可能有的人不是很清楚,下面就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⑴重症肌无力危象:常因外伤、感染、分娩、用药不当或突然停药而诱发,以呼吸困难,吞咽困难为主。
⑵成人型:可分为单纯眼肌型、延髓肌型、全身型。可见眼睑下垂、复视或讲话声低、咀嚼无力、饮水呛咳或四肢无力,两臂上举困难或蹲起困难,梳头、漱口、洗脸困难、颈软无力等。
⑶儿童型:几乎100%的病例均以眼肌受累为主,表现为眼睑下垂,晨轻暮重,或复视、斜视,眼球活动受限,病情时好时坏,感染后加重。
⑷先天性肌无力:新生儿期既有喂养困难,哭闹声低、四肢无力等。
了解了重症肌无力的表现分型,那怎么进行检查呢?
新期的明试验阳性,乙酰胆碱受体抗检查阳性及肌电图检查为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少数患者可经X线或CT检查发现胸腺瘤,亦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西医西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现状如何?
新期的明、溴化吡啶斯的明、强的松,酶抑宁为常选药物,但长期服用不良反应较多,如恶心、呕吐、糖尿病、白内障、肌肉震颤以及多毛、向心性肥胖、痰涎分泌增多、心动过缓、股骨头坏死、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等,停药后重症肌无力复发率较高,且抑制免役力。另外,胸腺摘除术及血浆置换术,虽有个别见效的报道,但由于手术风险大,费用高以及容易继发感染而难以在临床推广。
- 上一篇:重症肌无力是怎么形成的
- 下一篇:运动神经元疾病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