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治疗 >> 正文
脊髓损伤后需做哪些检查
- 编辑:
- 更新时间:2012年07月02日

多种因素都可以导致脊髓损伤,病因不同,损伤的性质和程度就会有差别,相对应的辅助检查方法也略有差异。脊髓损伤后需做哪些检查?各种辅助检查对确诊疾病有何意义?了解这些问题对患者和家属认识脊髓损伤有一定帮助。
脊髓损伤的辅助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1.X线检查常规摄脊柱正侧位、必要时照斜位。阅片时测量椎体前部和后部的高度与上下邻椎相比较;测量椎弓根间距和椎体宽度;测量棘突间距及椎间盘间隙宽度并与上下邻近椎间隙相比较。测量正侧位上椎弓根高度。X片基本可确定骨折部位及类型。
2.CT检查有利于判定移位骨折块侵犯椎管的程度,有利于发现突入椎管的骨块或椎间盘。
3.MRI(磁共振)检查对判定脊髓损伤状况极有价值。MRI可显示脊髓损伤早期的水肿、出血,并可显示脊髓损伤的各种病理变化,包括脊髓受压、脊髓横断、脊髓不完全性损伤、脊髓萎缩或囊性变等。
4.SEP(体感诱发电位)是测定躯体感觉系统(以脊髓后索为主)的传导功能的检测法。对判定脊髓损伤程度有一定帮助。现在已有MEP(运动诱导电位)。
5.颈静脉加压试验和脊髓造影颈静脉加压试验,对判定脊髓受伤和受压有一定参考意义。脊髓造影对陈旧性外伤性椎管狭窄诊断有意义。
脊髓损伤的病因粗略来讲主要包括外伤和疾病两类,通过脊髓损伤后辅助检查可以获得机体在脊髓损伤后更多的信息,有助于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减缓症状恶化,促进病灶康复。
- 上一篇:脊髓损伤后血栓怎么办
- 下一篇:脊髓损伤早期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