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995健康医院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治疗 >> 正文

脊髓损伤患者可恢复部分功能

(记者 于京玄 通讯员 王立)脊髓损伤往往意味着瘫痪。昨日,军医大学附属医院(人民医院、中医院)在全国率先成立脊柱脊髓损伤科。经过手术治疗,因脊髓损伤致瘫的患者可以恢复部分功能,凭拐杖行走。

脊柱脊髓损伤多发于交通事故、挤压、高空坠落等情况。属于骨科的脊柱损伤修复起来容易一些,而神经组织的脊髓损伤恢复则十分困难,损伤所造成的瘫痪、感觉消失、顽固性疼痛、溃疡、尿路感染等病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目前,脊髓损伤还没有成熟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国际上的一项重点研究课题。

为攻克这一世界难题,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军医大学教授牵头数名顶级专家潜心开展脊柱及脊髓双重损伤研究,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脊髓挫伤早期神经外科手术的新概念。

教授介绍,脊髓急性挫伤区周围残存的神经纤维受损程度决定损伤部位以下的感觉、运动功能,通过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坏死的神经,解除压迫,可以使因脊髓损伤致瘫的患者恢复部分功能。患者在脊髓损伤的两周内是最佳手术时机,通过理疗等康复手段促进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患者可以恢复到拄拐行走、爬楼梯的状态。

据悉,人民医院、中医院脊柱脊髓损伤科设置了“绿色通道”,成立了专门病区,专家团队全天候坐诊。在医疗费用方面将对家庭贫困患者进行部分减免。

相关续读:

膀胱扫描仪在脊髓损伤患者间歇性导尿中的应用

日前,众多医院康复科的宋佳牡发表论文,旨在探讨膀胱扫描仪在脊髓损伤患者行间歇性导尿时的应用效果。研究指出采用膀胱扫描仪能够有效监测间歇性导尿前膀胱内尿量,指导脊髓损伤患者行间歇性导尿准确的时间点,避免不必要的导尿,减少患者痛苦。该文章发表在2013年01期的《护理学杂志》上。

对8例脊髓损伤患者行间歇性导尿前,采用膀胱扫描仪进行膀胱内尿量测定,寻找患者的最佳导尿时间点。

住院期间患者行间歇性导尿53例次,其中9例次膀胱扫描仪测得患者尿量<300mL,推迟导尿时间点,但与上一次导尿时间不超过6h;有21例次测得患者尿量>500mL,给予患者即时导尿;有23例次测得患者尿量为300~500mL,按计划时间点导尿。

  • 电磁效应复瘫疗法温经散寒 活血通络 神经再生
  • 一种利用低频磁效应和远红外线热辐射,对人体休眠神经不断刺激,使其产生神经冲动,逐渐恢复支配功能的...[详细]
  • 神经干刺灸复瘫疗法缩短疗程 提高疗效
  • 神经干刺灸复瘫疗法是治疗外伤性截瘫好帮手,神经干刺灸复瘫疗法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督脉针法、神经...[详细]
  • 截瘫中医综合疗法…标本兼治 辨证论治
  • 截瘫中医综合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针灸按摩兼顾合并症为一体的一种综合疗法。截瘫是因脊椎...[详细]
  • 电磁效应复瘫疗法诱发神经电位 活血化淤
  • 电磁效应复瘫疗法是一种利用低频磁效应和远红外线热辐射,对人体休眠神经不断刺激,使其产生神经冲...[详细]
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医师团队 特色技术 康复病例 健康咨询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