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995健康医院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治疗 >> 正文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法有哪些

大家都知道脊髓损伤严重者会造成瘫痪,半身不遂,长期卧床等现象,提醒患者若出现这种情况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要做康复训练,促进血液的循环,帮助病情恢复。那么,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法有哪些呢?具体要怎么做?下面来看看石家庄脊髓损伤医院的权威专家的介绍。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法有哪些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法有哪些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训练过程:

1、肌力训练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训练的重点有所不同。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肌力训练的重点是上肢肌肉,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残留肌肉要一并训练。

肌力3级的肌肉可以采用主动运动;肌力2级时可以采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肌力1级和0级时只有采用功能性电刺激的方式进行训练。

肌力训练的目标是使肌力达到3级以上。脊髓损伤患者为了应用轮椅、拐或助行器,在卧床、坐位时均要重视锻炼肩带肌力,包括上肢支撑力训练、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训练和握力训练。

2、垫上训练

在治疗垫上可进行翻身训练和牵伸训练。主要牵伸下肢的腘绳肌、内收肌和跟腱。

此外,还可进行垫上移动训练和手膝位负重及移行训练。

3、坐位训练

此种训练在垫上或床上进行均可。坐位可分为长坐位(膝关节伸直)和端坐位,膝关节屈曲90°。

进行坐位训练前患者的躯干需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或肌力,双侧下肢各关节活动范围,特别是双侧髋关节活动范围需接近正常。坐位训练可分别在长坐位和端坐位两种姿势下进行。

坐位训练还包括坐位静态平衡训练,及躯干向前、后、左、右侧以及旋转活动时的动态平衡训练。

4、转移训练

转移是脊髓损伤患者必需具备的技能,包括帮助转移和独立转移。转移训练包括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轮椅与坐便器之间的转移、轮椅与汽车之间的转移以及轮椅与地之间的转移等。

脊髓损伤患者在转移训练时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器具,例如滑板。

5、轮椅训练

在患者伤后2-3个月脊柱稳定性良好,坐位训练已完成,即患者可独立坐15分钟以上时,开始进行轮椅训练。上肢力量及耐力是良好轮椅操纵的前提。

轮椅训练包括向前驱动、向后驱动,左右转训练,前轮跷起行走及旋转训练,上斜坡训练和跨越障碍训练,上楼梯训练以及下楼梯训练,越过马路镶边石的训练,过狭窄门廊的训练及安全跌倒和重新坐直的训练。注意每坐30分钟,必须用上肢撑起躯干,或侧倾躯干,使臀部离开椅面减轻压力,以免坐骨结节发生压疮。

6、步行训练

①治疗性步行:一般适合于胸6-胸12平面损伤患者。

②家庭功能性行走:可在室内行走,但行走距离不能达到900m,一般见于腰1-腰3平面损伤患者。

③社区功能性行走:腰4以下平面损伤患者穿戴踝足矫形器,能上下楼,能独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连续行走900m。步行训练分为平行杠内步行训练和拐杖步行训练。先在平行杠内练习站立及行走,逐步过渡到平衡训练和持双拐行走训练。行走训练时要求上体正直、步伐稳定、步速均匀。耐力增强之后可以练习跨越障碍、上下台阶、摔倒及摔倒后起立等训练。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主要包括日常衣、食、住、行的基本既能的训练,特别是对于四肢瘫患者,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尤其重要。

以上是关于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法有哪些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对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也在一定了解了,在医院进行治疗时,有专业的陪护进行康复训练,家属可以从旁记录,做好患者的护理,帮助患者做康复训练,并且鼓励患者积极治疗。

  • 电磁效应复瘫疗法温经散寒 活血通络 神经再生
  • 一种利用低频磁效应和远红外线热辐射,对人体休眠神经不断刺激,使其产生神经冲动,逐渐恢复支配功能的...[详细]
  • 神经干刺灸复瘫疗法缩短疗程 提高疗效
  • 神经干刺灸复瘫疗法是治疗外伤性截瘫好帮手,神经干刺灸复瘫疗法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督脉针法、神经...[详细]
  • 截瘫中医综合疗法…标本兼治 辨证论治
  • 截瘫中医综合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针灸按摩兼顾合并症为一体的一种综合疗法。截瘫是因脊椎...[详细]
  • 电磁效应复瘫疗法诱发神经电位 活血化淤
  • 电磁效应复瘫疗法是一种利用低频磁效应和远红外线热辐射,对人体休眠神经不断刺激,使其产生神经冲...[详细]
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医师团队 特色技术 康复病例 健康咨询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