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现在位置:995健康网>> >> 石家庄精神疾病医院>> 癔症>> 癔症病因 >>正文内容

什么是癔症?引起癔症型人格的原因有哪些?

来源:www.995jk.com     编辑:995健康网     更新时间:2013年04月09日
  • 995健康提示: 癔症是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下降的疾病之一,在综合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中,本病也较少见,仅占全部咨询病例的0.3%。但是对于癔症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癔症是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下降的疾病之一,在综合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中,本病也较少见,仅占全部咨询病例的0.3%。但是对于癔症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什么是癔症呢?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本病的病人在病前常已有情感丰富,富于幻想,善于模仿,易受暗示,自我中心等人格特点。

    这类人常在某些心理一社会因素的刺激下或暗示下,突然出现短暂性精神异常或运动、感觉、植物神经、内脏方面的紊乱。这些症状可由暗示而产生,亦可通过暗示而使之消失。

    本病的发病年龄多数在16~30岁之间,女性远多见于男性。

    癔症的表现可谓多种多样,既可有运动、感觉等障碍的类似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又可有各种内脏病变的类似各科疾病的症状,也可有短期发作的精神症状(变态心理症状)。

    可以说癔症的表现可以模仿临床各科的任何疾病的表现,因此极易误诊。已有许多最初诊断是癔症,而实际上是躯体疾病,因而拖延了治疗的教训。所以癔症在临床上要作出正确的判断,难度是较大的,特别对于临床经验缺乏者来讲,不要轻易下癔症的诊断。

    但癔症的第一次发作,绝大多数是在一定的精神刺激下发病的,以后遇见类似的刺激,或在病人回想起这种刺激的情况下,也可以促使癔症再发。

    此外,癔症所出现的各种表现,不论是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内脏病变等,其临床症状常是多变的,易通过暗示而改变病变表现的程度、范围,而且这些病变表现常不符合人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或疾病的固有规律,而这些对于正确判断癔症是很有帮助的。

    癔症型人格障碍严重时会影响人的社会功能,因此患有此病的人需要接受心理治疗。要治疗,就要先查明病因。癔症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很多,但简单的总结一下,可以发现主要有以下六种原因:

    1、生活事件因素

    癔症型精神障碍患者一般在面对急性的或强烈的人或物或事的暗示及刺激容易发作;二是患者童年时曾有精神紧张、恐惧不安或尴尬难堪的情境,如果成人后再次遇境时易发作;三是患者在现实生活中多次遭受精神或躯体的性虐待摧残者极易发作。

    2、社会职业因素

    就业压力大或有职业倦怠的年轻女性最易患癔症型精神障碍。

    3、教育学习因素

    文化闭塞、迷信重的地区癔症型精神障碍发病率较高;此外,缺少正规教育及文盲者、学历虽高,但不注重主动学习、全程学习或终身学习者易感染此症。还有一种比较特殊,即所谓的“追星族”,这类易感人群不分学历高低,女性占多数。

    4、生理疾患因素

    生理疾患引发的癔症型人格障碍的途径有三种:一是患有脑器质性病变或机械损伤;二是女性在痛经或月经紊乱或闭经时,因生理因素出现此症并随周期改变;三是一般人群在体虚生病不适时或能量消耗大、饥寒感时偶尔也发作。

    5、家庭婚恋因素

    幼年时父母若过度溺爱、保护子女者,则易造成癔症型人格障碍。同时,从小家庭环境优越孩子,依赖性和暗示性会比较重,因此也有癔症易感性;另外,婚姻恋爱多次受挫的年轻女性最易发此症,并以情感被动判断婚恋的好坏。

    6、遗传因素

    癔症型人格障碍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即父母是癔症型人格,则其子女有一定遗传倾向,但对于这一点目前尚无定论。

    以上就是关于癔症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癔症的相关知识。虽然癔症的发病率比较低,但是对于这种疾病的预防还是不要掉以轻心。

    分享到:

    本院网站上医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看病依据,请遵医嘱接受治疗!   995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