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健康提示:肿瘤是现在困扰人们最大的困难,肿瘤在生活中发病率极高,死亡率也非常高,人们对于肿瘤感觉非常的恐惧。中医是我们五千年的精华,对于治疗肿瘤更安全、见效快,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欢迎
肿瘤是现在困扰人们最大的困难,肿瘤在生活中发病率极高,死亡率也非常高,人们对于肿瘤感觉非常的恐惧。中医是我们五千年的精华,对于治疗肿瘤更安全、见效快,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欢迎。那么,中医是怎么治疗肿瘤的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一、中医四诊并重治疗肿瘤
所谓四诊就是人们常说的望、闻、问、切这四诊。为了进行正确地诊断,特别对于那些症状复杂多歧的疑难重症,必须充分搜集尽可能全面与详尽的资料,才能减少偏差。症状是辨证的基础,若症状出现偏差,或医生和病人的主观感觉与自述不符合实际情况,或症状短缺,辨证必然产生问题与困难,因而,可能做出错误诊断。中医治疗肿瘤提出的四诊并重就是为了避免做出误诊。
在全面收集病人所有临床资料的基础上,还必须以中医的基础理论为指导。进行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归纳、分析,找出病因,识别病性,确定病位,分清病势,判别邪正盛衰,抓住疾病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也就是做出正确的疾病诊断和证候鉴别,才能为临床的立法施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肿瘤的诊断,不同于一般内科疾病的诊断,大多具有病势较急、病程发展快、病情险恶、早期诊断困难、病期与预后密切相关等特点。因此,只有在辨别疾病、诊断出何种肿瘤的基础上再进行辨证论治,更切合于临床实际。
详细收集临床资料的根本办法是四诊合参,因为不同的感觉器官具有不同的感觉功能。望诊、闻诊、切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听觉与触觉来对病人进行诊察,而问诊则概括了病人的感觉对疾病发生、发展有关问题的叙述。它们之间只能相互补充,不能彼此取代。所以,只有全面收集四诊资料,才不致遗漏辨证所需要的内容。为正确地诊断创造良好的条件。
然而,四诊并重,并不等于面面俱到不能完全治疗肿瘤,由于接触病人的时间有限,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有目的、有系统地重点收集临床资料,才不致浪费时间。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望诊和切诊的印象往往是对疾病辨证诊断提供“顺藤摸瓜”的线索,也可围绕主诉,逐步深入检查,考虑正、反两个方面的证据,逐级做出是与否的判断,尽可能用—,个诊断解释全部临床表现。在辨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是中医治疗肿瘤固有的独特内容。
二、中医对肿瘤的整体治疗
在古代的医疗方法中,汤、熨、贴、石四大疗法是并列的。以往的肿瘤局部疗法以贴敷疗法最常用,其余方法应用较少。近年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中药制药业中,许多高纯度的中药注射液相继诞生。中药局部介入疗法也正在兴起,它开拓了中医药的新的治疗领域,相应的理论研究也在开展。中医药的局部治疗日益引起肿瘤工作者的重视。
整体观念也是指导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中医学十分强调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在瘤症的诊治中,中医往往能从病人全身特点加以考虑,并不只是考虑癌肿病灶和疾病症状本身。
中医肿瘤的整体治疗,一般根据辨证论治,要求辨明病变所在,辨明寒热、虚实、标本,因人、因地、因时诊治疾病。在晚期癌症中,由于病人正气日衰,人体免疫功能、全身体力状况均低下,往往难以耐受较强的抗癌治疗方法,中医扶正培本治疗在此阶段就显得相当重要,因为人体内正邪之间盛衰强弱,决定着疾病的进退变化。“正胜则邪退,邪盛则正衰。”
临床有少数病人疾病已属晚期,并未得到现代医学的有效治疗手段(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而癌灶不再发展,甚至缩小或消失,就是“正胜邪退”的具体表现。现代研究也提示,扶正培本药不仅具有改善肿瘤病人免疫功能,从分子水平调控癌细胞生长等作用,还对癌细胞有直接的杀伤作用,这均肯定了蹩体治疗的重要性。
癌症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的认识,已经得到了一,致的公认。大量的迹象表明,局部的癌肿可以对全身各系统产生广泛的影响,并产生相应的各种症状。在晚期癌症中,中医局部治疗是可行的,有时甚至是必须的。当然,中医的局部治疗主要是姑息性的,是全身整体治疗的补充。中医局部治疗属于外治法范畴。
在肿瘤疾病过程中,尤其强调瘤体局部与机体整体的辩证关系。瘤体病灶的存在使受侵脏腑器官组织经脉受到损伤,并影响到全身各脏腑功能的改变,产生了全身各系统功能的失调和形态变化,对机体整体产生巨大影响;反之,全身整体机能状况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肿瘤病灶的发生与发展,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对肿瘤局部的治疗效果。
因此,我们在肿瘤辨证治疗时,既要注重机体在整体上的掐床表观与体征,又要强粥肿瘤局部瘤体的客观存在,要从整体观念出发,全面考虑问题。
三、中医辩证求因的方法治疗肿瘤
所谓辨证,就是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是把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综合,辨别疾病本质,从而判断、辨别出证候名称和疾病名称。中医辩证求因的方法治疗肿瘤也是中医的一个特点。
辨证是中医临床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指导着临床治则与用药。全画收集符合实际的四诊资料,并求助于现代科技的各种理化检查,在肿瘤确诊中尤为重要,这是全面分析病情,取得正确辨证和诊断的客观依据,片面和不符合实际的四诊资料,往往是辨证的误诊原因。肿瘤病证复杂,有时其临床显现的脉证,有真象也有假象,故临诊时应仔细鉴别和辨识。
在全面分析病情的基础应抓住肿瘤疾病特殊本质性的主要矛盾。一般来说,肿瘤病人都有一个瘤体或肿块的客观存在,即中医所说的“癥瘕”、“积聚”等,中医认为,虽同为“瘤体”或“肿块”,但其所形成的病因病机是不同的。因此,辨证时,就要根据肿瘤病人的临床表现,来“辨证求因”,抓住肿瘤形成的本质,为治疗提供依据。
此外,全面分析病情还应体现在与观代医学检查方面上的结合,如某些肿瘤,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但经现代检查,并未真正治愈,客观瘤体仍然存在,丽仅仅是其外在表现消失。对待这类病例,则应尊重客观,全面分析病情,根据客观存在进行辨证。
在诊疗肿瘤疾病时,应从其I临床表现的复杂证候群中,首先辨明其主证,这是辨证中的技术关键及要点。判断主证不能单从症状出现的多少和明显与否来决定,而是要从病因病机来分析比较,看哪个证是反映其病理本质的,时病情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它就是主证。
例如:某些晚期肿瘤病人,病情比较复杂,既有肿块的存在,又有倦怠、纳呆、体瘦等脾虚状,甚至还有其他兼症。若按病机分析,抓住脾虚为其主证,治以调理脾胃为主,随证加减,往往可使临床症状好转或改善。
此外,必须注意,一个主证并不是始终不变的,有的是主证发生了根本的转化,有的则是非主证发生了转化:变成了主要矛盾。因此,必须充分注意观察和辨证分析,若主证一旦转化,就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因此,辨明主证,抓住主证,即能抓住主要矛盾,有助于制订主要和次要的治疗原则。中医治疗肿瘤基于这一原则可以很好的为病人的治疗带来显著效果。
以上就是中医肿瘤医院对于肿瘤治疗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肿瘤的相关知识,在生活中一旦发现肿瘤症状,请及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避免病情加重,给患者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详情]
08年元月份因咽食有疼痛感,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晚期,手术不久后发现有转移现象,再次经放化疗治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