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活动:怎样运动才能保持健康?

文章简介:随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多多运动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增加免疫力,对身体非常有好处。但是运动还是有方法的,不能盲目的去健身,这样反而会给我们带来伤害

随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多多运动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增加免疫力,对身体非常有好处。但是运动还是有方法的,不能盲目的去健身,这样反而会给我们带来伤害。那么,怎样运动才能保持健康?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做好四项基础运动更加健康

1、骑车

骑自行车健身的锻炼效果不亚于慢跑和游泳。为了达到健身目的,锻炼者必须掌握好运动的强度:初始者一般应达到每分钟蹬车60次;对于有一定基础的锻炼者,每分钟蹬速可为75~100次。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每周不少于4次。

快步行走是一种最简单而有效的有氧健身运动。锻炼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健康情况、体力、年龄和习惯,自行掌握强度。速度一般应控制在每分钟100~130米,每次步行持续不少于20分钟。每天最好选择在晚饭前或进餐半小时以后,在空气清新、环境幽雅的场所步行。

2、登楼梯

登楼梯是一项健身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运动,是一种简便、有效、容易开展,且运动量便于调节的健身运动方法,深受世界上居住在大都市高层建筑中居民的青睐。

登楼梯是一项较激烈的有氧锻炼形式,锻炼者须具备良好的健康状态,一般采用走、跑、多级跨越和跳等运动形式。锻炼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

初练者宜从慢速并持续20分钟开始,随着体能的提高,逐步加快速度或延长持续时间。当体能可耐受30~40分钟时,即可逐步过渡到跑、跳或多级跨楼梯。

3、跑走交替

跑走交替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走后跑,即走1分钟后跑1分钟,交替进行。每隔2周可调整增加一次运动量,缩短走的时间,增加跑的时间。另一种是由走开始锻炼,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增强,渐渐过渡到由慢跑代替行走。

运动时间可持续20~30分钟,每周不少于4次。适合初参加锻炼及年老体弱者。

4、慢跑

慢跑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有氧代谢运动方法,对保持良好的心脏功能,防止心脏功能衰退,预防肌肉萎缩,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肥胖症等,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慢跑的速度不宜太快,要保持均匀速度,主观上不感觉难受,客观上以每分钟心率控制在180减去年龄数为宜。例如一个60岁的人,其慢跑时的心率应为每分钟180-60=120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每周不少于4次。

对于慢性病患者宜选择强度小、时间短的方案,中老年及体质较差者宜选择强度小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方案,年轻人及体质较好者,宜选择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短的方案。

运动方法因“病”而异

1、糖尿病患者如何运动?

运动是糖尿病患者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因为运动可使血液中过多的葡萄糖得到较好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还可使胆固醇的消耗增多。

中老年糖尿病病人选择的运动项目大体和一般中老年人相似,但重型糖尿病病人或出现心血管、脑血管及神经系统并发症时,应仅以散步和气功为主,避免重体力活动。

糖尿病人应在饭后1至1.5小时进行运动为宜,适当的运动可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但不能完全代替用药。

2、肥胖的老年人如何运动?

肥胖是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的堆积,而运动则是增加机体对脂肪的消耗。因此,运动是肥胖者很好的“减肥剂”。但是,中青年肥胖者的运动并不完全适合老年人。

因为肥胖的老年人多有冠心病、高血压,形体肥胖、行动笨拙,但要避免减肥心切,运动过量。肥胖的老年人运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运动前后注意定期检查身体,患有冠心病的老年肥胖者,尤其注意心电图的对比观察。

(2)最好不要一人单独运动,要有人陪同或有熟悉其健康情况的运动伙伴。随身带有“急救保健盒”,或备有急救药品及健康记录卡片,以备紧急情况发生时迅速了解病情,及时用药。

(3)宜采取太极拳、散步、气功等活动量适中的运动。注意运动后的心率不超过同年龄组极限心率的80%,反之,应考虑停止运动。

3、慢性肺气肿患者如何锻炼?

呼吸锻炼可以有效地减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呼吸困难,增加呼吸肌的工作效率。呼吸锻炼的常用方法是腹式呼吸锻炼,又称膈式呼吸锻炼,正常情况下呼吸肌运动以膈肌活动为主。

那么,患者应如何进行腹式呼吸锻炼呢?腹式呼吸通常与缩唇呼吸联合应用。

具体方法:病人可取站立位,亦可取坐位或卧位,一手放胸部,另一手放腹部,先缩唇,腹内收,胸前倾,由口徐徐呼气,然后用鼻吸气,并尽量挺腹,胸部不动,呼气与吸气的时间比为2比1或3比1,每分钟呼吸7至8次左右,每日锻炼两次,每次10至20分钟。只要病人持之以恒坚持锻炼,就能有效提高肺活量,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

4、颈椎病患者如何运动?

骨质增生颈椎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一般认为,50岁以上的男性、60岁以上的女性中,90%以上的人有颈椎骨质增生。而经常参加运动的人,颈椎病却很少。颈椎病病人如果能持之以恒地锻炼身体,可以延缓颈椎病的发展,并减轻临床症状。

颈椎病病人的运动目的,在于扩大颈部活动范围、增强关节生理机能和颈部肌肉力量。因此,在各种医疗体育中,凡涉及头颈部运动的动作,均可适当选用。

有人倡导“穴位”自我按摩,取合谷、少海、肩井、风池等穴位,按压后出现酸、麻或胀的效应时为得气,每天1至2次,每天做数次颈前后屈、侧屈、旋转等运动,对颈椎病十分有益。

以上就是关于运动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建议,在生活中多多运动,但是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责任编辑:张玉霞)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推荐热图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专栏图片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