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病毒可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文章简介:早在1930年,生物学家约翰·比特尼就曾研究过一个家族内有乳腺癌的老鼠品系。这项研究一开始认为乳腺癌是有遗传原因的,但是后来发现,如果让小老鼠在出生后离开母亲转而由其他母鼠哺育,则这些小老鼠日后就不会发生乳腺癌。

早在1930年,生物学家约翰·比特尼就曾研究过一个家族内有乳腺癌的老鼠品系。这项研究一开始认为乳腺癌是有遗传原因的,但是后来发现,如果让小老鼠在出生后离开母亲转而由其他母鼠哺育,则这些小老鼠日后就不会发生乳腺癌。

比特尼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有乳腺癌倾向的老鼠乳汁中:一定是乳汁引起的肿瘤。在随后的研究中,人们终于找到了一种致病病毒,叫做小鼠乳腺肿瘤病毒(MMTV)。这一发现让另一个明显的问题凸现出来:人类的部分乳腺癌是不是也可能由一种类似的病毒引起呢?

答案似乎是合理的。但到现在为止,人们还没有发现支持病毒导致乳腺癌的确凿证据。也没有母乳喂养和癌症有关的线索。事实上,当前用母乳喂养孩子的妇女越来越少,乳腺癌的发生比例反而越来越高。到了上世纪70年代,这种病毒致癌的说法渐渐被人淡忘,没有多少人再继续关注这一话题。

然而,几十年后的今天,人们仍然没有找到90%乳腺癌的成因。直到最近,有人重新回想起病毒致癌的说法,认为至少在一些零星的病例中,与MMTV类似的病毒可能是乳腺癌的元凶。假如真是这样,这可是一则好消息。因为,小鼠的乳腺癌可以通过MMTV的疫苗来防治,人同样也能以疫苗来拯救性命。

这个想法的支持者举出了过去10年间的研究成果。研究显示,有一种类似于MMTV的病毒存在于1/3的人乳腺肿瘤中。不过,也有不少相反的研究结果。现在,已经要到解开这个谜题的时候了。

虽然上世纪70年代人们对MMTV和人类关系的兴趣逐渐下降,但仍然有人继续研究这一课题。MMTV是一种复杂的利用宿主免疫系统的逆转录酶病毒,它能将其基因插入到宿主的染色体中。它可以在乳腺细胞保持很多年的休眠状态,直到一个母鼠达到性成熟并怀孕后,MMTV才再次活跃起来。

当绝大多数研究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找出MMTV怎样让小鼠患癌的时候,一小部分人开始思考MMTV对研究人员会产生什么后果。20世纪80年代,美国新泽西加登癌症中心的阿诺德·戴恩发现一些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对MMTV表现出一种免疫反应,说明他们已经感染了这种病毒。其中一位女性在查出该病毒感染阳性后不久就得了乳腺癌。

1995年,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的比琪兹·颇戈和同事利用PCR技术做了一项研究。PCR是一种用来检测微量特异DNA序列的一项技术,他们检查了组织样本中叫做env的一个MMTV基因组成序列。结果发现,乳腺癌样本中38%的序列和它配对,但是在正常的乳腺组织中或其他肿瘤中没有这样匹配的DNA片段。

(责任编辑:郅园培)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推荐热图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专栏图片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