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健康提示: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一般表现与其他类型白血病相似,但也有独特的临床表现。主要特点是嗜酸粒细胞的多脏器浸润,最多见的是心肌浸润,其次是肺部、中枢神经系统、皮肤浸润、肝脾淋巴结浸润。
急性白血病所表现的症状常是非特异性的(例如疲乏、发热、不适、体重减轻),这反映了正常造血功能衰竭。尽管粒细胞减少常导致严重的细菌感染,然而白血病发热原因常难查明,贫血常是白血病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脸色苍白,自觉虚弱无力、多汗。 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eosinophilic leukemia,EL)是一种少见类型白血病,1912年Stillmen首次报道,以后Benvennisti按嗜酸粒细胞分化程度分为:原始细胞型、幼稚细胞型、成熟细胞型。也有学者将原始细胞型和幼稚细胞型称为急性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将成熟细胞型称为慢性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
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一般表现与其他类型白血病相似,但也有独特的临床表现。主要特点是嗜酸粒细胞的多脏器浸润,最多见的是心肌浸润,其次是肺部、中枢神经系统、皮肤浸润、肝脾淋巴结浸润。血液学最显著改变是血象和骨髓中嗜酸粒细胞增多、骨髓中原始粒细胞超过正常,嗜酸细胞形态异常,有特异性的Ph染色体或bcr/ab1融合基因。
慢性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和HES诊断的必要条件:外周血嗜酸粒细胞≥1.5×109/L持续6个月,骨髓嗜酸粒细胞增多,外周血或骨髓原始粒细胞<0.20。
(1)排除下述原因起的反应性嗜酸粒细胞增多:过敏症、寄生虫病、感染、肺部疾病(过敏性肺炎、Loeffler病等)、胶原性血管病。
(2)排除所有继发于肿瘤性疾病的反应性嗜酸粒细胞增多:T细胞淋巴瘤,包括MF、Sezary综合征;Hodgkin淋巴瘤;ALL/LBL;SM。
(3)排除嗜酸粒细胞是肿瘤性克隆的其他肿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Ph染色体或bcr/ab1融合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包括AML伴inv(16),t(16;16)(p13;q22);其他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CMPD)(PV、ET、CIMF);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4)排除表型异常并产生异常细胞因子的T细胞群体。
(5)如无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病因,无异常T细胞群体及无克隆性髓系疾病表现,就应诊断HES。
(6)如果符合(1)~(4)项,证实髓系细胞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或用分子生物学证实是克隆性的,外周血原始细胞>0.20,骨髓原始细胞>0.50,但<0.19,就应诊断CEL。
白血病的治疗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人们不仅仅满足于患者的完全缓解,而是致力于最终使患者长期无病存活乃至痊愈的研究,目前白血病的治疗主要有化疗、中医药、骨髓移植等方法。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详情]
08年元月份因咽食有疼痛感,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晚期,手术不久后发现有转移现象,再次经放化疗治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