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胰腺癌淋巴癌乳腺癌胆囊癌

子宫癌前列腺癌肾癌宫颈癌卵巢癌膀胱癌

大肠癌小肠癌结肠癌直肠癌胃癌食道癌肝硬化甲状腺癌肝癌贲门癌

肺癌鼻咽癌喉癌气管肿瘤口腔癌

脑瘤皮肤癌骨癌甲状腺癌

您现在的位置:995健康网 >> 中医治疗癌症最好的医院>> 健康咨询>> 正文内容

治癌 敷脐疗法治疗肝癌临床研究、疗效怎么样?

更新时间:2012年12月03日
  • 995健康提示:敷脐疗法是一种癌症新疗法。敷脐疗法:即:脐为五脏六腑之根,神元归藏之本。以脐为中心,脐为经络总枢,络气总汇,且脐部神经血管丰富,通过体内奇经八脉,贯注全身器官。

    中医肿瘤科临床20余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着丰富临床经验,运用中医药治疗肝癌的理法见解独特,治癌 敷脐疗法对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防止肿瘤转移,甚至治愈癌症患者方面,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感悟颇深,对310例肝癌患者使用治癌 敷脐疗法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2003年2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620例无手术指征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均经B超、CT及AFP确诊),随机分为2组, 常规中药310例(对照组),治癌 敷脐疗法310例(治疗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诊断、AFP和KPS评分等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敷脐

    案例介绍

    病案1肝癌患者:刘玉镇,男,49岁 

    地址:安徽省亳州市人。

    邮编:236000

    来诊时间:2004年8月19日      诊断:肝癌、腹水。

    患者电话:186 0568 5053

    患者于2004年2月7日因厌食、厌油、肝区疼痛到医院就诊,彩超、CT结果显示:发现肝癌、腹部少量腹水,肝右叶二个肿瘤,大小为6.5x5.7cm、3.5x3.0cm。

    医院建议予以化疗治疗,3疗程后效果欠佳,患者症状不见好转,并出现双下肢水肿,腹部膨隆等症状。

    为进一步治疗,患者来我院用中医中約治疗。查体:心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未见明显曲张,肝位于锁骨中线肋下10cm,剑突下15cm,脾脏触诊不满意,腹部叩诊呈实性,未触及明显包块,NS(—)。专家会诊后用治癌敷脐疗法治疗,一个疗程,患者未诉特殊不适,厌油、肝区疼痛消失。

    服約第三个疗程,肝肿块消软过半,轻度压痛,胃纳转佳,食量基本正常,脉弦小,结脉已解,舌苔白腻,脾湿内蕴。

    用約第五个疗程,肝区触及肿块约2指,质软,轻度压痛,食欲增加,食量多于平日,体重增加,面色由枯黄转红润,已能在家做些轻微家务劳动。

    用約第七个疗程,肿块完全消失,饮食起居正常,体重增加十多斤,能在家做家务劳动,属患者接着用約以巩固治疗。

    至今随访,患者尚能做家务劳动,以前伤肝处不再作疼,原有胃痛、腹胀症状也消失了,体重增加,现在健康正常生活。

    病案2:患者张某,男性,70岁,大学教授。2004年7月中旬初诊,患者口苦口干一年余就诊。患者于2003年8月18日口苦口干就诊于三甲医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考虑肝右叶内占位病变,肝硬化。行MRI检查诊断:肝右叶肝癌,肝包膜下积液,肝硬化。于2003年9月10日行肝右叶部分切除术。于2004年7月复查MRI及增强提示:肝右叶内1.6cmx1.2cm肝转移瘤,肝硬化,脾大。经三甲医院微波治疗后无明显好转。就诊我院诉咽干口苦,腹胀满,右胁不适,纳差,睡眠欠佳。

    患者既往乙肝30余年,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好,心肺查体无明显异常,肝胁下未及,脾胁下一指,质地软,移动性浊音(一)。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检查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血糖正常,AFP68.9ng/ml(正常值<10ng/ml)西医诊断:肝癌术后复发。患者拒绝手术及化疗,要求中药治疗,给予治癌 敷脐疗法治疗2个月;复诊后以此方加减治疗4个月,现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不适症状,病情稳定至今无复发。

    病案3:患者何某,男性,69岁,2004年7月中旬初诊,患者右胁不适伴消瘦半年加重一月。患者近半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胁不适,伴有腹胀、消瘦,近一个月以来出现明显消瘦,体重减轻约5公斤时胀痛,恶心、时呕吐胃内容物,无反酸,无黄疸,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肝右叶占位(2.3X1.9cm)。 行CT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检查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 均无明显异常,血糖正常,AFP1136ng/ml(正常值<10ng/m1)患者既往身体健康,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好,心肺查体无明显异常,肝脾胁下未及、腹水征阴性,舌紫,苔白腻,脉弦涩。

    西医诊断: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结于胁下,肝气乘脾,脾失健运,脾胃升降失常。患者拒绝手术、介入及化疗,要求中药治疗,给予治癌 敷脐疗法治疗一月余,继续治疗半年,复诊患者无特殊不适,饮食、睡眠可,体重增加;以后以此方加减治疗,现患者一般情况佳,腹部无疼痛,无黄疸,病情稳定。

    病案4:张某、男、58岁。2005年2月8日初诊。患者右胁痛反复发作1年,腹胀满2月余。现腹胀大如鼓,昼轻夜重,右胁下坚硬刺痛,纳差、乏力、小便短少。人院体检:精神差,面色晦暗,腹部青筋暴露,腹部移动性浊音(+),肝脾胁下未及,双下肢水肿,舌紫,苔白腻,脉沉。查肝功能总蛋白 58.8g/L白蛋白29.0g/L;A/G1:1。MRT示:肝癌(肝右叶见4.5cm×2.6cm占位)大量腹水,腹膜后淋巴结肿大;中医辩证:痰瘀互结,肝络受阻、痰毒内 蕴,三焦不畅,肝失疏泄,肺脾肾水液代谢失调;给予治癌 敷脐疗法随症加减治疗50余日。复诊腹胀明显减轻移动性浊音(±)舌紫苔白,效不更方。三诊腹水消失,以上方加减治疗6疗程,患者可下地干活。 

    病案5:肝癌患者:刘广福,男,59岁,河北省赵县南关人。2004年3月被多家医院确诊为肝癌,肝部结节占位,后腹膜淋巴结转移,并出现腹水。来诊时消瘦,行走困难,皮肤黄黑而无光,恶心、头晕、乏力、心悸,胃纳欠佳,只能进食一点米汤,压痛,且终日腹胀痛难受,后经病友介绍来我院就诊。

    专家诊断:热毒炽盛(热重于湿)证 低热、身目俱黄、恶心厌油、口干口苦、心烦易怒、纳呆便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给予敷脐疗法配合基因调控消癌疗法清热解毒利湿为主;1月后诸证俱减,经医院再次拍片检查肝部肿块结节及后腹膜淋巴结肝腹水均消失,复诊证见胁痛腹胀、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纳差便溏、口苦尿黄、舌淡暗、苔白脉弦细、治法敷脐疗法配合五行辩证消癌疗法系列約物疏肝和胃、健脾利湿。用約5疗程,身体比以前胖了很多,可适当工作,获得临床治愈。

    患者交流电话:0311- -8585 2259 【请不要在休息时间打扰,谢谢

    疗效统计

    疗效分析

    肿瘤客观疗效所有患者均有完成两个疗程后评价客观疗效,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肿瘤客观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PR    NC     PD     稳定率(%)

    治疗组   310    110    150    50      83.87

    对照组   310     30     80   150      35.48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生活质量
    治疗前后疼痛分级以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估;根据KPS评分评估,以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加>10分者为改善,减少>10分者为下降,变化10分者为稳定。生活质量分析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分析情况 

     

    组别     改善     稳定     下降     比率

    治疗组   130      140       40     87.09

    对照组    40       77      193     37.74

    治疗组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

    AFP改善情况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AFP改善情况

     

    组别     例数     PR    NC     PD     稳定率(%)

    治疗组   310     100   140     70      77.4

    对照组   310      40    80    190      38.7

     

    生存分析

    随访全部患者至2009年7月。两组治疗后6个月、1年、2年、3年的生存率比较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后生存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6个月    1年      2年      3年

    治疗组   310     12.90    35.48     61.29    87.09

    对照组   310     83.87    58.06     32.26     9.67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大量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治癌 敷脐疗法是首选治疗方法。通过积极的并实行严格的个体化治疗,是提高肝癌患者疗效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

    中医认为,肝癌患者右胁疼痛、上腹部肿块、食欲不振、全身消瘦等基础症状,属于肝郁脾虚之证。病机为肝气郁结,肝盛犯脾而脾气亏虚,肝胃失和。气血生化乏源,故临床所见脾虚、湿热等一派虚实夹杂症候;

    常见肝癌消化道出血与肝火犯胃,加之脾气亏虚失去统血摄血功能密切联系;而腹水与肝郁克土,脾失健运,水湿不化,阻滞中焦,湿热内结迁延及肾,肾阳虚无以温养至脾肾阳虚,肾阴虚肝木失荣至肝阴虚有关;而常见肝癌发热与脾病似疟机理一致。

    以上说明采取中医从脾胃论治肝癌的方向性是可行的,临床治疗原则以健脾和胃、化瘀利水补肾为法采用治癌 敷脐疗法为基础方辨证加减,个体化治疗特点突出,结果显示,治疗组肿瘤血供改善、肿瘤缩小率、血清AFP降低有效率、生存质量改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提示治癌 敷脐疗法对各种肿瘤治疗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病因病机:

    肝癌易出现胁痛、黄疸、吐便血、及腹水并发病。属中医积证、血证、鼓胀范畴。癌症发生既有六淫七情劳、伤之诱因,又有人体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之异常,更为强调一点是有癌毒存在,附着于瘀血、痰湿等有形之邪,逐渐蓄积,待力量大于抗癌力(正气)时,就发生癌症。

    而肝癌之初,多因湿热毒邪侵入肝胆,肝气乘脾,湿热郁滞脾胃,以至脾失健运,湿困热蒸,产生痰毒,人于肝经,阻于血络,形成血淤,痰血淤毒互结,肝失疏泄,气血运行不畅,影响肺脾肾通调水道功能,则水液代谢失常,由于癌毒附于有形之邪上,其性胶着,病情缠绵不愈,久必伤肾,脾肾阴阳亏损,水液聚集,最终发展为鼓胀。

    分型论治

    湿热内蕴型从肝胆论治临床症状:右胁胀痛,肝脾肿大,腹胀满,黄疸,身热不扬,小便短黄,舌红或绛,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濡。治法:疏肝利胆,清热利湿,抗癌排毒,软坚散结。

    推荐专题
    肿瘤/癌症 特色疗法
    •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详情]

    肿瘤医院 联系方式
    网站首页|医院概况|健康咨询|疾病预防|康复病例|健康资讯|联系我们|在线咨询|治疗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