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常识 >> 正文
脊髓损伤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 编辑:
- 更新时间:2013年04月05日

- 脊髓损伤的类型和康复原则
- 脊髓损伤的危害有哪些
- 脊髓损伤病理的变化
- 脊髓损伤基本知识
- 如何诊断鉴别出脊髓损伤
- 脊髓损伤症状特点
- 脊髓损伤并发症
- 胸腰段脊髓损伤根据损伤程度…
- 了解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
当疾病出现时,对于它的诊断很重要。脊髓损伤的病因复杂多样,所产生的症状也不是一样的,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是有不同的诊断方法。做好脊髓损伤的诊断可以很好的掌握患者的病情,那么,如何诊断是否患上脊髓损伤?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如何诊断出是否患有脊髓损伤
1、患者感受伤局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腰背部肌肉痉挛,不能翻身起立。骨折局部可扪及局限性后突畸形。
2、运动障碍脊髓休克期,脊髓损伤节段以下表现为软瘫,反射消失。休克期过后若是脊髓横断伤则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髌阵挛和踝阵挛及病理反射。
3、有严重外伤史,如高空落下、重物打击头颈或肩背部、塌方事故、交通事故等。
4、由于腹膜后血肿对植物神经刺激,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有时需与腹腔脏器损伤相鉴别。
5、与脑部病变的鉴别诊断:脊髓病变时主要出现肢体的感觉与运动障碍,脑部病变时同样也常见到肢体感觉和运动的障碍,但二者的分布情况不同。
脊髓病变时的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四肢瘫或截瘫,感觉障碍则起自脊髓某一水平以下。
6、与周围神经病变的鉴别诊断:周围神经包括神经根、神经干及末梢神经,这些部位病变时可以引起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症状。脊髓病变时同样也会引起这几方面的症状,因此需要注意鉴别。
7、与肌肉病变的鉴别: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周期性麻痹及重症肌无力等肌肉病均会引起肢体的瘫痪,这些疾病有时需要跟脊髓疾病鉴别。
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检查主要有哪些方面?
1、CT检查:CT检查比普通X线检查具有优越性,它是现代检查脊椎损伤的理想方法。其优点为:CT可测量椎管横截面和中矢状径。通过CT测量,很容易测定并能标明其椎管的狭窄程度。
除此之外,CT还能显示骨折的特征,常见的有:
(1)椎体上半部压缩骨折;
(2)椎体下半部压缩骨折;
(3)椎间盘损伤;
(4)骨折片进入椎管;
(5)椎板骨折。尤其对破裂性骨折以及骨折片进入椎管者的诊断,为临床施行紧急手术提供了依据。CT测量包括椎体额径和矢径的测量、椎弓根距的测量以及椎管横径和中矢径的测量。
2、X线检查:X线检查所见对确定脊柱损伤部位、类型和骨折脱位现状,以及在指导治疗方面有极为重要价值。
胸腰段椎骨骨折的X线所见,在侧位片上可见到椎体前上部有楔形改变或整个椎体被压扁,椎体前方边缘骨的连续性中断,或有碎骨片;粉碎压缩骨折者,椎体后部可向呈弧形突出;骨折合并脱位者,椎体与椎体间有前后移位,关节突的解剖关系有改变,或后上方有关节突骨折。
在正位片上可见椎体变扁,或一侧呈楔形,其两侧的骨连续中断或有侧方移位。还可见到椎板的、关节突的或横突的骨折等变化。
3、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对胸腰段脊柱损伤合并脊髓损伤的伤员进行此项检查,在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紧急手术探查,以及预测能否恢复等方面能提供比较客观的依据。
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已作为直接反映脊髓活性的一个电生理指标,并已用于脊柱创伤外科手术中以及脊柱畸形矫正术中的脊髓监护;还广泛用于早期判断脊髓损伤后的脊髓功能状态,及其预后、手术疗效的预测以及各种脊髓病的辅助诊断方面。
但体感诱发电位检查仅能反映脊髓后柱的功能状态,也即仅能反映感觉方面的变化,而不能观察运动方面的变化。
以上就是关于脊髓损伤诊断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在生活中无论疾病大小,做好诊断工作总是有好处的,确诊疾病,就可以做出精确的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 上一篇:怎样预防脊髓损伤才有效?
- 下一篇:脊髓损伤的诊断方法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