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常识 >> 正文
脊髓损伤的诊断方法你知道多少?
- 编辑:
- 更新时间:2013年04月13日

- 脊髓损伤的类型和康复原则
- 脊髓损伤的危害有哪些
- 脊髓损伤病理的变化
- 脊髓损伤基本知识
- 如何诊断鉴别出脊髓损伤
- 脊髓损伤症状特点
- 脊髓损伤并发症
- 胸腰段脊髓损伤根据损伤程度…
- 了解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
脊髓损伤的发生,给患者带来毁灭性的伤害,是患者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在平时生活中做好脊髓损伤的诊断,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在最佳时间接受治疗,帮助患者早日康复。那么,脊髓损伤的诊断方法有哪些?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1、神经学检查:包括感觉(截瘫)平面、瘫痪之肌肉(按肌组)、会阴部感觉与肛门括约肌有无收缩。完全截瘫与不完全截瘫,取决于肛门会阴区感觉有无与括约肌有无自主收缩,会阴部无感觉存在且肛门括约肌无收缩者为完全截瘫,不完全截瘫则可按Frankel分级。
2、诱发电位检查:可对脊髓损伤程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完全脊髓损伤的体感诱发电位皆引不出,不全脊髓损伤的SEP表现为潜伏期延长与波幅降低。
3、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对于判断脊椎损伤类型,提供可靠的依据。对爆裂骨折。 CT可明确显示椎管被骨折块突入所侵占的面积,作为估价脊髓受压迫的参考及手术减压入路选择的依据。
磁共振检查可对脊髓损伤提供最直接而有价值的资料,在脊椎方面可显示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后纵韧带、黄韧带损伤及出血情况、骨折脱位情况。
4、脊髓震荡表现为外伤后立即发生的损伤平面以下等肢体软瘫,肌张力松弛,深浅反射消失,皮肤苍白干燥,尿潴留,一般数小时后开始恢复,如无其他实质损害,在2~4周内可恢复正常。
5、脊髓损伤在度过脊髓休克期后,损伤平面以下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运动或感觉功能的恢复程度取决于损伤的程度,部分性损伤时,损伤平面以下的肢体仍可有部分运动和感觉;完全性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肢体感觉及运动完全消失,早期的一些低位自主反射可出现。
6、体检
(1)局部查体:多见损伤脊柱局部的变形,肿胀,压痛及棘突分离现象。
(2)神经系统查体:各种深浅感觉及运动功能的检查,生理和病理反射的存在和消失,有助于判断损伤的平面,部位和程度。
7、与脑部病变的鉴别诊断:脊髓病变时主要出现肢体的感觉与运动障碍,脑部病变时同样也常见到肢体感觉和运动的障碍,但二者的分布情况不同。脊髓病变时的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四肢瘫或截瘫,感觉障碍则起自脊髓某一水平以下。
8、与周围神经病变的鉴别诊断:周围神经包括神经根、神经干及末梢神经,这些部位病变时可以引起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症状。脊髓病变时同样也会引起这几方面的症状,因此需要注意鉴别。
9、与肌肉病变的鉴别: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周期性麻痹及重症肌无力等肌肉病均会引起肢体的瘫痪,这些疾病有时需要跟脊髓疾病鉴别。
以上就是关于脊髓损伤诊断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脊髓损伤的相关知识,在生活中发现身体出现异常,及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 上一篇:脊髓损伤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 下一篇:在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脊髓损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