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健康提示: 精神障碍是生活中常见的精神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很大的伤害,使患者不能正常生活,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
精神障碍是生活中常见的精神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很大的伤害,使患者不能正常生活,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在生活中我们要对精神障碍引起重视,那么,精神障碍会造成哪些危害?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1、人际交往困难:重度精神障碍患者不论在家庭或社区,也不论是工作或娱乐,常可发现他们程度不同地丧失了与他人正常交往的能力。一种情况是由于长期住院,使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退化。另一种是由于精神疾病的影响,使之缺乏人际交往的动力。
2、适应技能缺乏:某些病程比较长的重度精神障碍患者,由于孤独、退缩或与外界环境隔绝,因而丧失了基本生活技能。
3、社会支持不足:患者长期患病及长期住院往往导致其社会技能丧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社会环境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角色也不能完成。
4、危及社会:精神疾病由于受到病理心理的影响和支配,患者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危及社会的行为,他们中有的患者难以走出心理误区,偏执记恨于政府、社会,有的甚至采取过激行为,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但只要人们掌握一些心理卫生知识,及早发现精神心理异常,采取有效措施,让病人得到及时、系统的治疗,精神疾病的危害是可以防范的。
5、殃及家庭:精神疾病患者不仅因病态行为给家人造成身体乃至生命上的伤害,还会造成家庭经济状况及家人生活质量的下降、精神负担加重等情况,尤其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发育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6、祸及他人:由于受病态心理的影响,或者受精神症状的支配,会出现危险的冲动行为,攻击他人,多会对被攻击者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而且被攻击者往往是患者周围熟悉的人,甚至亲人居多。
7、危害自己:精神疾病往往危害患者自己的身心健康,自伤自杀是对精神疾病患者危害最大的一种行为方式。据临床调查,自杀率最高的精神心理疾病是抑郁症,其自杀危险高于一般人的50倍;其次是精神分裂症,在死亡的精神分裂患者中约占13%。
8、适应不良行为:长期患有精神障碍,患者可以出现许多适应不良性行为。这些行为问题包括:对自己或他人产生严重的躯体威胁,如自伤或冲动攻击行为;
自我孤立,不与外界交往,有时可有拔毛、抓咬等行为;喜怒无常,尖叫,辱骂,生活不能自理,卫生较差。这些不良行为往往使患者不易安置与回归社会,难于管理。
9、精神障碍疾病带来的众多并发症
(1)、癔症:即称歇斯底里,是一种以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疾病,一般是以人格倾向为基础,在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产生,患者自知力基本完整,病程多反复迁延。
(2)、人格障碍:主要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可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
(3)、心境障碍:则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疾病。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严重者可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很多有反复发作倾向,治疗缓解后或发作间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4)、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障碍疾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多完好,可出现某些认知功能损害。
(5)、神经症:则为神经官能症,包括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神经衰弱等;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但非应激障碍;
具有精神和躯体二方面,常表现为功能性障碍而非器质性;患者通常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基础但非人格障碍;社会功能相对良好,自知力充分,外因压力大时加重,反之症状减轻或消失。
以上就是关于精神障碍危害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精神障碍的相关知识,在生活中对精神障碍引起重视,做好预防工作。
本院网站上医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看病依据,请遵医嘱接受治疗! 995健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