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常识 >> 正文
关于多发性硬化症的五个常识
- 编辑:
- 更新时间:2013年06月16日

- 关于多发性硬化的几个疑问
- 多发性硬化常识
- 多发性硬化症的诊断标准
- 多发性硬化该做哪些检测
- 哪些人容易得多发性硬化
- 早日发现多发性硬化
- 多发性硬化新突破
- 多发性硬化症该如何预防呢
- 多发性硬化会不会影响生育
多发性硬化症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容易造成患者瘫痪,给患者造成很大的伤害,也给患者的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了解多发性硬化症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病情,早发现,早治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多发性硬化症的五个常识,希望对大家会有帮助。
一、哪些人容易罹患多发性硬化症?
哪些人更要警惕发生多发性硬化症呢?专家指出中青年,特别是中青年妇女容易罹患多发性硬化症。
患上多发性硬化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而这里所说的遗传并不是遗传病,而是遗传易感性,即人的身体素质。
现在科学研究认为一些组织相关抗原是多发性硬化的易感基因,即存在多发性硬化易患人群。
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指病毒感染等,免疫系统犹如国家的保卫防御系统,当外来者侵入时首先免疫识别系统工作,将信息报告给相应部门,对病毒进行消灭。
由于某些病毒含有与人体脑脊髓髓鞘成分相同的分子结构,免疫系统在对病毒进行清除的同时也破坏了脑脊髓以及视神经的正常成分,于是人就患了炎性脱髓鞘疾病,也就是多发性硬化。
关于多发性硬化症的五个常识
二、什么是多发性硬化症?
什么是多发性硬化症呢?医学上的解释是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都属于炎性脱髓鞘疾病,只是后者只有视神经和脊髓有临床表现。
髓鞘是包围在神经纤维的成分,对神经起保护作用和部分传导作用,其遭到破坏后可以修复。
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为了清除病毒,也错误地将髓鞘中与病毒相同的分子结构同时攻击,于是因为错误的炎症反应,破坏了神经的正常结构,就患了炎性脱髓鞘疾病。因为在时间上反复发作,侵害神经系统部位多发,所以称为多发性;
又由于髓鞘反复脱失又修复,形成纤维瘢痕,较硬,所以称为多发性硬化症。
三、多发性硬化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尿便障碍:多见于脊髓损害病变。往往合并截瘫。临床表现为尿失禁、便秘、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
2、视觉障碍:约25%患者首发症状为视觉障碍,视神经炎。临床表现为视敏度下降、视力减退、眼痛、视野改变、严重者导致失明。
可单眼亦可双眼同时受累,眼底急性期可见视乳头炎,长期导致视神经萎缩、视乳头苍白。MRI可见是神经变粗水肿。视觉诱发电位有利于亚临床病灶的检出。
3、运动障碍:轻者多主诉疲劳感,逐渐出现动作笨拙缓慢,重者出现偏瘫、截瘫、肌张力升高等表现。
4、感觉障碍:多发性硬化最常见症状,如麻木感、束带感、痛觉过敏、痛性痉挛。此类症状在疾病早期表现轻微时往往易被忽略。
此外Lhermitte征即屈颈动作时出现的后颈部向下放射的触电样异常感觉,在多发性硬化病人中较为常见,其机制可能为脱髓鞘的轴索对牵拉和压迫较为敏感所致。多见于颈髓后索损伤。
四、多发性硬化症如何治疗
临床上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多是分为两期治疗的,即急性期治疗和缓解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一般是糖皮质激素,主要包括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强的松,还可以用丙种球蛋白,用一些维生素B族,主要是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
如果有糖尿病、高血压、严重的消化道溃疡等,则可能会加重这些疾病,可以选择免疫抑制剂,比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在缓解期为了防止复发可以用干扰素。
如果这些方法都用过仍有复发,也可以选择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
五、多发性硬化症的预防注意
关于多发性硬化症的预防,专家指出其发病与微生物感染有关,应积极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受凉,防治感染。
减少脂肪的摄入,尽量少用肝、肾、蛋黄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多食用含钙量高的食物及蔬菜水果,并提供足够的维生素A、维生素C。
保持情绪稳定,劳逸结合;避免过凉或过热。
以上就是关于多发性硬化症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多发性硬化症的相关知识,在生活中做好多发性硬化症的预防工作,减少多发性硬化的发生。
- 上一篇:多发性硬化有哪几种类型?
- 下一篇:怎样预防多发性硬化症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