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千方百计消化库存

文章简介:2014年,全国计划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480万套。截至6月底,已开工530万套,基本建成280万套,分别达到年度目标任务的76%和58%,完成投资7200亿元

住建部定调下半年楼市调控:千方百计消化库存

刚刚履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的陈政高,召开了其上任后的第一场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座谈会。

记者获悉,这场7月11日在北京召开的座谈会上,各地住建系统一把手参会,陈政高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

住建系统的一位参会人士告诉记者,推进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是住建部座谈会部署的下阶段的工作重点。

南方某省参会的住建厅厅长亦告诉记者,陈政高的讲话对房地产政策完善提出了三点落实意见:千方百计的消化库存;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结构调整;以及完善房地产项目周边配套设施。

4月29日陈政高被任命为住建部党组书记,6月27日他又被任命为住建部部长。

着力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

“这两天,地方住建厅都在传达新任住建部部长的讲话精神,”7月17日,多位地方住建厅领导在接受2记者采访时表示,陈政高部长首次讲话涉及到下一步住建系统的工作,也为地方做好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

被任命为住建部党组书记后,陈政高连续在安徽、贵州、四川和湖南等多地调研。

公开资料显示,陈政高四省调研内容均围绕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及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另据记者采访获悉,陈政高也走访调研了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等多个部门询问政策建议。

“扎实的推进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是住建部座谈会部署的下阶段工作重点。”住建部系统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住建部要求各地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国家下达的棚改任务,同时深入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

2014年,全国计划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480万套。截至6月底,已开工530万套,基本建成280万套,分别达到年度目标任务的76%和58%,完成投资7200亿元。

与此同时,住建部也要求各地根据当地的住房需求,摸清底数,明确未来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

北京大岳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金永祥分析,上半年房地产投资下行趋势明显,下半年形势亦不明朗,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可以为商品房投资下行托底,也是政府补位、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的必要措施。

去库存成为下一阶段楼市调控重点

参加了上述座谈会的南方某省住建厅厅长告诉记者,除了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陈政高也针对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形势,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部署。

该人士说,陈政高的讲话对房地产政策完善提出了三点落实意见,千方百计的消化库存;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结构调整;完善房地产项目周边配套设施。

在具体可落实政策上,上述住建厅厅长介绍,陈在讲话中说,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出台平稳房地产的相关政策,其中库存量较大的地方要千方百计消化商品房待售面积,加强房地产结构调整,完善房地产项目周边配套设施,加快行政审批速度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6.0%;销售额同比下降6.7%;截止到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44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5%。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介绍,这一增一减也凸显下半年楼市难点,如果这趋势继续,也将进一步传导到土地市场乃至金融系统,带来经济风险。

上述厅级官员告诉记者,解决库存问题被视为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

另外,住房绝对短缺的问题已经基本过去,结构性问题成为下一阶段的突出矛盾,“这也是未来政府的政策和企业经营策略调整的大背景。”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介绍。

秦虹进一步解释,单从商品房销售面积和供给速度这两个指标来看,2010年之前,商品房供给的速度和销售速度基本持平,2010年以后,销售速度只有供给速度的50%,“过去供求总体是偏紧的,现在却进入阶段性的总体偏松且部分区域过剩的状况。”他说。

“人均住房面积是18平方米,户均不到60平方米,当时住房条件普遍偏差,现在人均住房面积是33平方米,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城镇人住得非常好和宽敞。”秦虹说,这要求政策更加尊重规律,因地制宜。

金永祥说,完善房地产项目配套设施也是解决当前楼市问题,稳增长的重要手段,“此前很多鬼城、空城或者区域去库存困难,就是产业人口导入不力以及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所致。”

相关阅读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责任编辑:李德亮)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推荐热图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专栏图片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首页 神经内科 肾病科 精神科 美容科 健康医苑 健康资讯 健康养生 健康专题 健康咨询

(Copyright © 2000-2013 www.995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冀ICP备14012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