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健康提示:外科手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能治愈胃癌的唯一方法。长期来,由于胃癌住院患者病期偏晚,胃癌外科治疗的疗效也就不够满意,国内胃癌根治术后的5年生存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与国际上治疗胃癌疗效较好的日本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
前一类虽手术较小,但一般并不能改变胃癌的自然生存曲线,仪能起到解除梗阳缓解部分症状的效果。而姑息性切除则有一定的5年生存率。根据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的资料,单纯剖腹探查病例的平均生存时间为5.31±0.6个月,中数时间为3个月;短路病例平均生存时间为7.66±0.75个月,中数时间为5个月。
而姑息切除的3、5年生存率各为13.21%及7.09%。另外还分析了Ⅲ、Ⅳ期胃癌作短路手术及姑息切除的疗效,姑息切除的疗效显著较好,即使Ⅳ期病例也有2.6%的5年生存率。在Ⅳ期胃癌中不论其有第三站淋巴(N)转移,或已有肝、腹膜等远位转移(M),作姑息切除的疗效也显著地较其他姑息性手术为佳,而且并不增加手术死亡率。
所以,胃癌病人只要全身情况许可,而又无广泛远处转移,凡局部解剖条件尚能做到胃大部切除的,应力争将其原发病灶切除。作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不但可以消除肿瘤出血、穿孔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尤其在切除术后配合药物治疗,有的仍可获较长的生存期。
在各种原因作姑息性切除的病例中,以局部原因作姑息切除的疗效最佳,明确有切端癌的5年生存率为18.2%,局部浸润的为10.3%。因此仅局部广泛浸润者较之有远处转移或第三站淋巴结有转移者更应积极地作姑息切除。
(3)扩大根治性切除。先沿横结肠的右侧端将大网膜连同横结肠系膜前叶向上锐剥离,包括胰腺前腹膜直至胰腺上缘。肝胃刚膜在近肝缘处离断,连同肝十二指肠韧带前叶向下剥离。分别在胃网膜左、右和胃右动脉的根部切断结扎使伴随动脉的淋巴结群包括在手术切除的标本内。
在幽门远侧3cm切断十二指肠,提起胃断端,在胰腺上缘继续做后腹膜剥离,显露腹腔动脉及其分支,消除其周围淋巴和结缔组织,切断胃左动脉根部,向上清除贲门右淋巴结,于小弯侧近贲门处、大弯侧近脾门平面将胃切断。断端距癌肿边缘至少5cm。
做胃扩大根治切除时,可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外侧剥离,向下翻起十二指肠以清除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胰十二指肠后淋巴结。在显露腹腔动脉及其分支后,分别在脾和胃左动脉根部切断。
然后将胰腺翻起,于其深面切断结扎脾静脉,切断胰腺颁部,最后游离脾,胰体、尾部、胃底部和食管下端,切断双侧胃迷走神经,即可将胃全部连同脾、胰阵尾部及其浅、深组淋巴结一并整块切除。
有时在胃左动脉根部或腹腔动脉周围有粘连较紧的淋巴结,不易在胃左动脉根部断离血管并将转移淋巴结一并切除,可施行Appleby手术,方法是在腹主动脉前将腹腔动脉完全断离,以清除该处之转移淋巴结,然后保留胃十二指肠动脉,在该动脉与肝动脉交界处的近侧切断肝动脉,以切除腹腔动脉与其三分支及周围的淋巴结,而保留肝脏来自胃十二指扬动脉的血液供应。
如病变同时累及横结肠及其系膜,或肝左叶也受侵时,则可作左上腹脏器全切术,可在横结肠系膜根部切开系膜,根部结扎结肠中动脉,将全部横结肠连同其系膜及左半肝与整块手术标本一并切除。
(4)胃肠道重建。做胃部分切除时,以做胃与十二指肠吻合为宜。吻合口应无张力并保持良好血运,必要对可切开十二指肠侧腹膜,以解除吻合口张力。有困难时也可作胃空肠吻合。
胃全切术后如做食管十二指肠吻合,易发生反流性食管炎,故以做各种形式的食管空肠吻合为寅。较满意的重建术是做食管空肠端侧吻合,同时做空肠襻的侧合;也可做Y形吻合。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详情]
08年元月份因咽食有疼痛感,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晚期,手术不久后发现有转移现象,再次经放化疗治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