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健康提示:胃癌放疗或放化疗的主要目的包括施行术前或术后辅助治疗、姑息治疗和改善生活质量。术后放化疗的适应证主要针对T3-4或N+(淋巴结阳性)的胃癌;术前放化疗的适应证主要针对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进展期胃癌;姑息性放疗的适应证为肿瘤局部区域复发和/或远处转移。
放射治疗
1.适应证。
胃癌放疗或放化疗的主要目的包括施行术前或术后辅助治疗、姑息治疗和改善生活质量。术后放化疗的适应证主要针对T3-4或N+(淋巴结阳性)的胃癌;术前放化疗的适应证主要针对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进展期胃癌;姑息性放疗的适应证为肿瘤局部区域复发和/或远处转移。
(1)胃癌根治术后(R0),病理分期为T3-4或淋巴结阳性(T3-4N+M0)者,如未行标准D2手术,且未行术前放化疗者,建议术后同步放化疗;
(2) 局部晚期不可手术切除的胃癌(T4NxM0),可以考虑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后重新评估,争取行根治性手术;
(3) 胃癌非根治性切除,有肿瘤残存患者(R1或R2切除),建议行术后同步放化疗;
(4) 局部区域复发的胃癌,建议放疗或放化疗;
(5)病变范围相对局限、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和脑转移等转移性胃癌,考虑肿瘤转移灶或原发病灶的姑息减症放疗。
2.放射治疗技术。
(1)照射技术。
根据医院具有的放疗设备选择不同的放射治疗技术,如常规放疗、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等。建议使用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等先进技术,更好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如肝、脊髓、肾脏和肠道的照射剂量,降低正常组织毒副作用,提高放疗耐受性。
①模拟定位:推荐CT模拟定位。如无CT模拟定位,必须行常规模拟定位。体位固定,仰卧位。定位前3小时避免多食,口服对比剂或静脉应用造影有助于CT定位和靶区勾画;
②建议三野及以上的多野照射;
③如果调强放疗,必须进行计划验证;
④局部加量可采用术中放疗或外照射技术;
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推荐常规应用。
(2)靶区定义。
胃癌根治术后照射靶区包括原发肿瘤高危复发区域和高危区域淋巴结区照射。
①原发肿瘤高危复发区域:包括吻合口和邻近受侵器官或部位;
②高危区域淋巴结区:根据原发肿瘤部位、肿瘤侵犯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决定;
③邻近器官:胰腺或部分胰腺区等。
(3)正常组织限制剂量。
对正常组织进行剂量限制:60%肝<30 Gy, 2/3单肾<20 Gy, 脊髓<45 Gy, 1/3心脏<50 Gy,尽量减少肠道和十二指肠照射剂量。
(4)照射剂量。
三维适形照射和调强放疗应用体积剂量定义方式,常规照射应用等中心点剂量定义模式。
①根治术后原发肿瘤高危复发区域和区域淋巴引流区照射剂量,推荐DT45-50.4 Gy,每次1.8 Gy,共25-28次;
②有肿瘤和/或残留者,大野照射后局部缩野加量照射DT 5-10 Gy。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详情]
08年元月份因咽食有疼痛感,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晚期,手术不久后发现有转移现象,再次经放化疗治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