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健康提示:在PSA检测很普遍的国家里,大体上明显的前列腺癌已相对少见。大体表现为质硬、实性,颜色从灰白到橘黄色,后者是由于细胞质内脂质含量增加所致。肿瘤与周围良性前列腺实质形成对比,后者通常为棕褐色和多孔状。前列腺癌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腺腔内表现
类晶体是一种锐利、针状嗜酸性结构,经常出现在高分化和中分化癌的腺腔中。它们不是癌的特异性表现,也可见于其他疾病。虽然类晶体并不常见,且对诊断不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在不明来源的转移性腺癌中存在类晶体是前列腺来源的有力证据。另外,类晶体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到时,特殊染色可以清楚地显示它。类晶体用三色染色法染成红色,甲苯胺蓝染成蓝色,Mallory染色法染成紫色,银染色法呈嗜银性。类晶体对PAS、阿尔辛蓝、普鲁士蓝、刚果红染色或PSA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阴性。类晶体形成的机制尚不清楚,但类晶体可能是由于良性和恶性腺泡内蛋白和矿物质代谢异常所导致的。
电镜下,类晶体由电子致密物构成,缺乏结晶体的周期性。放射显影显微分析揭示其含有丰富的硫、钙和磷以及少量的钠盐。坚硬的蛋白性分泌物常出现在相邻的腺泡里,可能是类晶体的来源。
腺腔内硫酸化和非硫酸化的私液常见于腺癌的腺泡,在常规切片中呈纤细、丝状、微弱的咯碱性分泌物。这种私液可用Alcivn蓝染色,且在pH 2.5时效果最佳,而正常前列腺上皮内含有PAS阳性的中性私液。酸性鞘液不是癌的特异性表现,也见于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IN)、非典型腺瘤样增生、硬化性腺病,少数情况,也见于结节状增生。
偶尔,前列腺腺癌可以有腔内淀粉样小体。但它更多见于正常导管和腺泡、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和精阜戮膜腺体增生。
间质表现
癌间质中结缔组织增生可以非常明显,但也经常含有新鲜胶原,呈轻度嗜伊红性。间质中的肌纤维有时断裂或变形。然而,这一特征很难评价,并且不能据此做出诊断,因为它与良性腺泡的问质具有相似性。
胶原微结节(或h液性纤维组织形成)是前列腺腺癌的特异性表现,但不常见,偶尔可在前列腺腺癌中见到,见于0.6%的穿刺活检标本和12.7%的前列腺切除标本。这些微结节在显微镜下呈结节状突入腺饱腔,由嗜伊红、含较少细胞成分的纤维性间质构成。它们常出现在产生粘液的腺癌中,这是由于酸性私液溢出到间质中而形成的。在良性上皮病变、结节状增生或PIN中没有观察到胶原微结节。胶原微结节对于癌的诊断其有特殊的价值,尤其在有挑战性的穿刺活检标本。
免疫组织化学
在前列腺病理中,最重要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是PSA, PAP,高分子量角蛋白(34PE12), p63和CE一甲基酞基辅酶A消旋酶(AMACR)。有希望的新标记物是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和人腺体激肤释放酶2(hK2)’39i。由细胞角蛋白7 (CK7)、细胞角蛋白20 (CK20)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详情]
08年元月份因咽食有疼痛感,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晚期,手术不久后发现有转移现象,再次经放化疗治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