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健康提示:在PSA检测很普遍的国家里,大体上明显的前列腺癌已相对少见。大体表现为质硬、实性,颜色从灰白到橘黄色,后者是由于细胞质内脂质含量增加所致。肿瘤与周围良性前列腺实质形成对比,后者通常为棕褐色和多孔状。前列腺癌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免疫组化表达PSA可用于鉴别高级别前列腺癌与尿路上皮癌、结肠癌、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和淋巴瘤。PSA也有助于识别转移性腺癌的原发部位。PSA可以在冷冻切片、石蜡包埋组织、细胞印片、正常的和肿瘤性前列腺上皮细胞学标本中检测到。PSA免疫组化染色总是异质性的。即使被福尔马林浸泡了多年的组织,通常也不需要应用微波抗原修复。福尔马林固定对于PS A的定位是最佳的,部分染色强度的变化仅仅是由于固定和包埋造成的影响。对免疫组化的反应性可以在脱钙的标本中保存甚至增强。免疫组化表达PAP有助干鉴别原发性或转移性腺癌,以确定其是否为前列腺来源。
在诊断困难的病例中,可应用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例如克隆34pE12)检查小的可疑病灶、非典型腺体有无基底细胞层。这种方法并不常用(仅在少于5%的病例中使用),只是作为光学显微镜观察的辅助手段。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本身不应该作为诊断恶性的依据,尤其对于小的、可疑性病灶。它的价值在于能够通过显示基底细胞层免疫组化的状态来确定可疑性病灶的良性性质。抗细胞角蛋白抗体343E12几乎对前列腺所有正常的基底细胞都着色,而分泌细胞和间质细胞不着色。
前列腺腺泡增生伴有基底细胞层缺失是浸润性癌的最重要诊断特征之一。由于基底细胞有时在H&E染色时显示不清,基底细胞特异性免疫组化染色可能有助于鉴别浸润性前列腺腺密和与癌相似的、非典型、良性小月泉泡。不同于前列腺癌,那些类似干癌的良性病变,例如腺体的萎缩、萎缩后增生、非典型HIA瘤样增生、硬化性腺病(非典型腺瘤样增生)以及放射线引起的非典型腺池,都保留墓底细胞层。因为少量良性腺体的基底细胞层可以不连续或者不能显示,所以小灶腺饱基底细胞层完全缺失不能作为单独确诊恶性的标准。然而,只有在H&E染色中腺泡增生性病变呈现可疑恶性的细胞和(或)结构特征时,基底细胞层的缺失才支持浸润性癌的诊断。相反卜某些早期浸润的前列腺癌,可以残留部分基底细胞,例如,伴有或不伴有高级别PIN的微浸润癌。浸润性癌在导管内扩散和陷入的良性腺体是残存基底细胞的另外两种解释。在少数前列腺腺癌中含有少量34PE12阳性的肿瘤性腺细胞,但它们的分布方式与墓底细胞不同。应用3413E 12抗体对那些具有欺骗性、貌似良性的前列腺癌变异型的诊断有很大帮助.CK7和CK 20免疫组化染色较少用于前列腺疾病的病理诊断中,其应用价值在于CK7/CK20均阴性可见于前列腺腺癌,而在移行细胞癌(尿路上皮癌)则少见。目前已显示,核蛋白p63由位于染色体3q27-29、与p53(肿瘤抑制基因)同源的基因编码,调节皮肤、子宫颈、乳腺和泌尿生殖道的上皮细胞生长和发育。特异性p63同型体可以在复层和假复层上皮的基底细胞(前列腺、支气管)、单层柱状上皮的储备细胞(宫颈、胰腺导管)、肌上皮细胞(乳腺、唾液腺、皮肤的顶浆分泌/外分泌的腺体)、尿路上皮和鳞状上皮中表达。经过抗原修复后,p63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于检测石蜡包埋组织。在诊断前列腺腺癌时,p63与高分子量角蛋白具有相似的用途,此外还具有以下优点:
p63可以使一些34RE12一阴性的基底细胞着色。
p63比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详情]
08年元月份因咽食有疼痛感,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晚期,手术不久后发现有转移现象,再次经放化疗治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