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健康提示:胰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年龄以45~65岁多见。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8%~10%。
胰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年龄以45~65岁多见。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8%~10%。在内脏器官中,胰腺具有双重功能: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在蛋白质、脂肪和糖的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又有直接调节血糖的作用。胰腺如发生癌肿,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显然比它的“邻居”——胆囊、胃发生癌肿要严重得多。不过,胰腺对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虽然如此重要,一旦发生癌变,还是不得不“割爱”,理应争取及早手术。胰腺癌如发现得早,手术切除的范围至少包括胰腺和十二指肠。遗憾的是胰腺癌不容易被早期发现,当获得确诊时,十之八九已向周围脏器肝、胆道、胃扩散,根治手术的范围相当大。如已通过淋巴、血液、神经鞘而向远处转移,则只能做姑息治疗。胰腺癌患者往往由于得不到早诊早治,预后极差。据资料,胰腺癌症状出现后,平均寿命只有9个月,其5年存活率不到2%。
那么。胰腺癌为什么不容易被早期发现呢?
(1)人们对胰腺这个脏器不大熟悉,它的“知名度”远不及胃、肝、胆囊,有的患者得知患了胰腺癌,还不知道胰腺在人体的哪个部位。
(2)胰腺深藏在腹腔后部,在胰腺癌的早期很难用手摸到。
(3)人们对胰腺癌的某些早期症状麻痹大意。例如,发生在胰头部的癌肿很早就出现黄疸症状,可是不少患者往往首先以为得了“肝炎”,于是总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化验肝功能一发现胆红素及转氨酶升高一被当作“黄疸型肝炎”治疗,甚至隔离起来……一番折腾,被确诊时难免已是晚期了。发生在胰体、胰尾部的癌肿很早就出现腹痛,可是腹痛症状却被当作“胃病”,服了一段日子的治胃病的药不见好转。再到医院做B超、CT检查,往往被医生遗憾地告知已是晚期胰腺癌,已贻误了手术治疗的时机。
所以,人们只要提高警惕,胰腺癌还是可以被早期发现的。如果某一个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忽然出现了很快加深的“无痛性黄疸”,或出现了“不像是胃病的腹痛”,结合体重迅速减轻,就应该想到胰腺癌的可能。正确的做法是不要得过且过地随便服药,应该及早就医,与医生积极配合,做各种必要的检查。
中药免疫抗复发疗法: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等…[详情]
08年元月份因咽食有疼痛感,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晚期,手术不久后发现有转移现象,再次经放化疗治疗...[详细]